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时间观照下的中西诗歌的情感审美——读《琵琶行》和《美丽的制盔女》
作者: 张计连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审美   主观时间   客观时间  
描述: 自居易长于把他者的感情与自我的感情结合起来,借他人的光阴抒写自己的光阴,然后再通过感情的渲染把这种情感普遍化,同时也把寓于其中的主观时间普遍化,是一种"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技法。维庸通过制盔女
2015年2月艺术资讯
作者: 付颖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阳开泰   中国文化   肖特   杨云鹤   王明明   学术主持   国际馆   吉羊   食物来源   首都博物馆  
描述: 2015年2月20日,首都博物馆推出的《博物馆里过大年:大美吉羊》新春生肖特展,展示了羊是如何从人们生活中的食物来源变为中国文化中祥瑞之物的发展历程。通过这些展示品还能发现羊在艺术创作中流行的主题"三阳开泰",如清同治时期的粉彩三阳开泰碗,碗外绘有山石、梅花和三只
张华清回忆录(一)
作者: 张华清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必端   东欧社会主义   毕业创作   油画写生   张华清   美术理论   东方大国   社会主义国家   郭绍纲   帝国主义国家  
描述: ,妄图把新生的共和国扼杀在初生的摇篮里,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只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和帮助,在国际上我国外交路线采取了"一边倒"的政策。因此毛主席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四次会议上指出
一个保守主义者的艺术现代性
作者: 刘梓封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工笔画   特聘画家   工笔重彩画   书画院   现代性   学士学位   提名展   保守主义者   学会会员  
描述: 院长,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南京邮电大学画院研究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2014年主要展览古今一脉——2014新锐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山东·青州市书画艺术城六楼展厅)
融会、通达的境界——刘大为的中国画创作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大为   绘画样式   工笔重彩   解放军艺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人物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创作   当代中国画   副主席  
描述: )、《阳光下》(1989)、《马背上的民族》(1991)、《晚风》(1991)等杰出作品在全国性展事上屡屡得奖而获得广泛声誉。门1998年起到2007年.他任职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主持全国美协的日常工作,但他
聆听松风:王晓派花鸟画刍议
作者: 辛心欣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话语   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不古不今   多元化倾向   超现实主义   松风   中国画坛   中国画作品展   造理入神  
描述:超现实主义等元素混搭,整合出来了一个“大拼盘”。可悲的是,这个大拼盘不伦不类,既葬送了我们民族的本位文化,也没得到西方话语权的认可,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而不自
叶敏文
作者: 暂无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崔道融   唐刘   青玉   主画面   庭竹   禹锡   艺术硕士   工笔花鸟画   祥龙石图   二维码  
描述: “叶敏文扬州仪征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大学2013级艺术硕士,师从聂危谷教授。”其工笔花鸟画作品《宣和新韵》,采用三联画样式。用“梅”、“竹”、“石”作为中心团扇形画面的表现内容,外围借用
寻找当代艺术之“锥”——吴亮、姜建忠对话
作者: 陈明园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主任   油画家   上海大学   美术学院教授   艺委会   艺术思想   建忠   上海文化   大学美术   油画系  
描述: 缘于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上海油画艺委会常务副主任黄阿忠觐京个展预热座谈会后的余兴漫谈。著名文艺批评家、《上海文化》主编吴亮。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教授、博导
城市雕塑的美与丑之争
作者: 唐心韵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承载者   艺术圈   艺术生态   专家点评   公共空间   世界艺术   文化基因   城市雕塑   吴为山  
描述: 城市雕塑是文化基因的承载者之一,它在潜移默化中锻造我们对生命的热情。而审美共识如此重要,它使欣赏者走出主体性,融入民族与城市的情感。2012年末,搜狐文化主办“全国十大丑陋雕塑评选”,空间范围设定
从雕塑读懂一座城——我的“城雕”观
作者: 蒋铁骊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美人鱼   城市文化   文化战略   城市之间   主事者   铁骊   城雕   社会因素   城市雕塑   城市发展  
描述: 艺术与人文的创造力决定了城市的活力。人们用城市雕塑记录现实,记载历史,歌颂理想,使城市性格具有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城市雕塑还是公共艺术“城市雕塑”是30余年来流行于中国雕塑界的一个“大词”。说它是“大词”,是因为城市雕塑发展的30年,正是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30年。“城市雕塑”的背后关联着城市文化、时代进步的各种情感。同时也因为这个词几乎统治了中国雕塑家多年来的艺术生态。
< 1 2 3 ... 82 83 84 ... 108 109 1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