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搜索到相关结果 1100 条
-
“很中国”的旅行
-
作者:
李旭
来源:
云南画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范晓
副主任
孙春华
视频技术
广电系统
成及
播出方式
科技发展中心
新奥特
地市台
-
描述:
这是一条“很中国”的旅游线路,由江西东部的三清山、婺源乡村、景德镇瓷都三点构成。 无疑,无论是山水,还是乡村,抑或是瓷器,这三点都有足够的中国元素和中国味道,令人品咂不尽。 三清山以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列坐而得名,最高峰1819米,属于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奇石峭拔,飞瀑流泉,间以好看的黄山松,还有大量杜鹃树和木荷、青?等杂木,植被极好,常年云雾缭绕,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
江西天主教教区历史沿革考
-
作者:
刘志庆
来源:
中国天主教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牧主教
宗教志
副主教
耶稣会传教士
利玛窦
遣使会
罗明坚
祝圣
助理主教
田嘉璧
-
描述:
经景德镇去浙江。这是天主教传入江西省的最早记载。一、天主教初传江西159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自韶州(今韶关)北上,途经江西,准备前往明朝都城北京。同年5月,利玛窦到达南京后因种种原因既不能继
-
元青花花卉纹狻猊钮熏炉赏析
-
作者:
陈平
黄凯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陶瓷史
见元
熏炉
岛夷志略
历史时期
主色
景德镇陶瓷
伊斯兰文化
汪大渊
-
描述: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历时不足百年,但在陶瓷史上却是举足轻重的历史时期。元青花改变了景德镇几千年瓷器生产以青、白、黑等单色釉为主的格局,出现了青花瓷这一革命性的新品种。青花瓷在古文献中称青花白瓷(见元汪大
-
云中一抹蓝:青花瓷
-
作者:
文刀昌健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牡丹
主流品种
红彩
衍生品种
青花五彩
豆青釉
黄地青花
中国瓷器
孔雀绿釉
一次烧成
-
描述:
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2014年9月19日,我国台湾地区发行《古物邮票—青花瓷》一套4枚(图1为贴有4枚邮票的首日封),小型张(图2)、双联小型张(图3)各一枚。这套邮票的设计古朴
-
曹智勇
-
作者:
雍韬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勇
艺术素养
仕女图
少女形象
主题表现
造型意识
人物面部
弃料
生活用具
圆石块
-
描述:
作品:《节日》规格:48×55×36cm材质:鹅卵石这是一件极具创意且有观赏性的作品,作者在保留了石材外观的同时,进行装饰性刻画,形成了圆雕与浮雕结合的别致面貌。耐人寻味的是,该作品源自于一块破损而遭废弃的苗族舂米用的舂具,历经四次雕琢(大自然与人工各两次):江河之水自然冲刷,使原石呈浑圆石块;先雍韬点评:
-
宝贵石艺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点项目
西安大唐
谷泉
雕塑作品
化工出版社
北京国家大剧院
环保材料
运输安装
作品设计
自主知识产权
-
描述:
宝贵石艺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占地50余亩,有员工200多人,创建于1993年。集材料研发、作品设计、加工制作、运输安装与一体,目前已拥有5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宝贵石艺”曾用自主研发的环保材料
-
陕西“当代艺术月”雕塑展述评
-
作者:
蔺宝钢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选原则
主展区
陕西地区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省文化厅
艺术题材
雕塑展
呈现形式
综合展
创作思想
-
描述:
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3周年,2015年5月,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的"当代艺术月"雕塑展在美术展示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与新的呈现形式。活动将以往的一个综合展,延续成一个展览月多个
-
雕塑与设计——第二十届中国雕塑论坛主题阐释
-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成主义
形式美
体量
当代文化语境
物质材料
知识系统
精神信仰
极简主义
学科设置
问题解决
-
描述:
本期主题:雕塑与设计,以原创为本 雕塑与设计,都以原创为本,用以启迪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启迪,对真善美的追求。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注重精神审美,一个注重物质需要;一个拥有少数几个的原创数量,一个则是无限
-
有感中国城市雕塑现实主义创作审美趣味的异化
-
作者:
曾靖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认同
当代雕塑
环境雕塑
西方现代主义
审美趣味
人文关怀
艺术审美
现实主义创作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
描述:
当代中国的城市雕塑艺术发展到今天,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艺术的影响,仍旧还处在实验性探索开拓阶段,与普遍社会大众的视觉审美认同,仍存在很多的隔阂。作为一种文化记忆与人文关怀的象征性文化符号与载体
-
漫谈雕塑艺术与立体设计艺术的“相对”论
-
作者:
董明光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质消费
设计过程
创新途径
立体设计
功能属性
三维设计
精神信仰
装置作品
表现主义
精神需要
-
描述:
人类为了生活便利而发明了器皿,为了精神信仰创造了雕塑,这是雕塑与立体设计的发生根源。设计起源于应用,从使用角度上看,雕塑相对设计而言是"无用"的,而从精神需要的角度来说,设计相对雕塑而言也是"无用"的,但人类的需求从来也离不开物质的和精神的双方面。所以,就设计来说,使用的便利必然带来了精神的愉悦。设计过程伴随着智慧也伴随着审美,因此,逐渐发展成了一门高级的艺术。而雕塑生来就是为信仰而产生的艺术,因为"无用",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