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 】搜索到相关结果 496 条
人文主义时期的建筑原理(原著第六版)
作者:
鲁道夫·维特科尔
刘东洋
黄居正
来源:
世界建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墙装饰
空间效果
酒店
建筑设计
主题公园
珠海
中国
企鹅
描述: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说起意大利文艺复兴,尤其在视觉艺术领域,其风格特征,人们大都略知一二。因此,当初手捧这本维特科尔的经典著作时,心中难免掠过些许疑惑,为何作者在书名中用"人文主义
微缩宇宙——装置艺术作为激活空间的可能
作者:
齐奕
来源:
世界建筑导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装置艺术
空间
意大利
激活
宇宙
未来主义
艺术表达
描述:
一、引言“装置”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便逐渐进入艺术领域及公众视野。从上世纪初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的现成物品艺术(readymade),到后来的意大利未来主义 作品、库尔特·施威
理查德·迪肯的“新雕塑”
作者:
吴彦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古典主义
卡诺瓦
雕塑
古物
描述:
在一篇题为"将不合逻辑的想法归结为合乎其自身逻辑的结论"(Taking Illogical Ideas to their Logical Conclusion)的评论文章中,艺术家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将迪肯的创造力归结为把打破常规的视觉符码注入形色各异的材料和观念,善于在一种材料中发现另一种材料的潜力,从而不断避
梦想与真实:约翰·克雷滕的陶瓷世界
作者:
张译丹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复制
技术恐惧
展览
亚麻布
作品
数码
绘画性
极少主义
雕塑
描述:
约翰·克雷滕(Johan Creten)1963年出生在比利时的圣特雷登市,1986年在根特市美术学院学习绘画,本来接受的训练是成为一位画家,但很快就转向了陶瓷和青铜雕塑创作。1991-2018 年间
亲密关系——路易莎·拉比雅的艺术
作者:
斯蒂芬妮·布曼
应宜文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亲密关系
艺术
拉比
人体形态
精神层面
存在主义
本能
自然存在
描述:
路易莎·拉比雅(Luisa Rabbia)擅于运用人体形态探讨存在主义 主题 ,从人体自然本能到精神层面超自然存在体系的嬗变,再到众生之间相互连通的亲密关系。她的作品包括雕塑、装置艺术、绘画、动画影像
雕塑家彭汉钦的“人文情怀”
作者:
郭峰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学习
训练为主
艺术理念
人文情怀
雕塑家
雕塑艺术
教育体系
专业学习
描述:
一、关注"小"的写实雕塑艺术在中国,写实艺术体系一直占据着无可争辩的地位,也在中国造型艺术学习的必经之路上,更是美术教育体系的敲门砖。雕塑专业学习的过程都是以接受写实技术的完整训练为主 ,并由此来获得
中青年雕塑家·张冕
作者:
唐凌
郅敏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学习
训练为主
艺术理念
人文情怀
雕塑家
雕塑艺术
教育体系
专业学习
描述:
青年雕塑家张冕的作品充满诗意。在东方的智慧里,很多东西不是单一形态,因为它会不断变化。中国传统观念里的感通,意味着我们的观念会随着对事物的不断认识而变化。张冕的作品力求塑造看似平淡却表达深刻的文化寓意,用富有诗意的空间来折射出内心深处的精神归属,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
作为创造主体的女性,耿雪,《米开朗基罗的情诗》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体
叙事性
米开朗基罗
创造主体
抒情性
人物塑造
情诗
女性
描述:
《米开朗基罗的情诗》作于2015年,它是雕塑、行为和影像的一个综合体;又集叙事性与抒情性于一体。艺术家像拍一部雕塑教学片一样,完全按照泥塑制作的程序按部就班地将人物塑造的工作过程——堆泥、做头部、做眼睛、做手臂、做腹部和下半身、调整细部、切割、翻制模具前的准备,以致清理现场、保湿等等程序……但她在这个作品中所设计的教学式的叙事结构,却随着她充满激情的创造过程,随着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暧昧关系,使这个冷冰冰的
佟成明当代佛教主题油画作品观摩会在京举办
作者:
庞思建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摩会
度假酒店
油画作品
当代
教主
描述:
1 月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当代佛教主题 油画作品观摩会在京郊静之湖度假酒店举办,徐虹、贾方舟、陶咏白、王端廷等分别对现场展示的油画作品进行点评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闳约逸致——苏百钧中国工笔画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华月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展
工笔
“约”
中央美术学院
展览主题
“逸”
博士生导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
描述:
展览展出苏百钧多年来的代表性创作,共计120多幅精品佳作。展览主题 “闳约逸致”,“闳”,格局、气度.“约”,约束、法度,“逸”,品格、格调,“致”,高雅、精致。苏百钧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
1
2
3
...
19
20
21
...
48
49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