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传承新安文化精神 塑造徽派艺术精品——《照壁怀古·徽州人文之光》创作手记
作者: 徐晓虹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州文化   思想主题   徽文化   徽派艺术   自然人文环境   艺术精品   浮雕   创作激情   城市雕塑   新安江  
描述: 2009年初,笔者代表安徽省城市雕塑院参加了黄山新安江延伸综合开发项目的重点雕塑作品的创作竞标并一举中标。从最初的创意构思、画稿设计,到把平面设计变成立体方案,再将其全部进行放大泥塑塑造、制模和石雕雕刻,历经两年半之久的艰辛而又快乐的制作,终于在2011年年中胜利完成了这幅石刻浮雕巨
新时期电视节目主持人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 徐雁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主持人   电视  
描述: 节目主持人,既是节目的播出者,又是节目的制作者和组织者。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各类媒体繁多,尤其是网络的飞速发展时时改变着社会信息的传受方式。作为各级党和政府的喉舌,在新时期新形式下,对主持人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主持人应提高素质,雕塑自己,使自己的形象日臻完美,以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毛锡雄:艺宽技“雄”
作者: 赤心木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渝   小楷   国书   书法家   重庆市   鉴赏   秦汉   版画   副主席   油画  
描述: 身为中国书协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重报集团书画院顾问的毛锡雄,对于书、画、印、文及其鉴赏等,都会,都精。他之为书,真草隶篆、榜书小楷,无所不涉,无所不精。尤其篆书,结构优美稳重,体态恣肆豪放
平衡的美丽
作者: 赵力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自然物象   生长空间   平衡   时代特色   艺术传统   写实主义   文化背景   艺术发展史   油画创作  
描述: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中国写实主义油画成为了民主科学的代指,成为了去昧变革的利器。时移世易,变化亦已。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国写实油画创作出现了从创作观念、创作手法上的诸多变化。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写实
游园惊梦
作者: 杨勋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自然物象   生长空间   平衡   时代特色   艺术传统   写实主义   文化背景   艺术发展史   油画创作  
描述: 的扩散与紧缩。同时,我们邀请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杨春华教授书写了“游园惊梦”唱词的片段。 杨勋 悟 No.3 200×130cm 布面油画 2011-2012 策划/上上 创意协调/王可 书法/杨春华
北京传是中国现当代艺术部精品呈现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自然物象   生长空间   平衡   时代特色   艺术传统   写实主义   文化背景   艺术发展史   油画创作  
描述: 2012年传是春拍中国现当代艺术专场将继续遵循市场热点和学术价值两条主线,以全方位的视角呈现精彩、多元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板块设置上除了延续既往“经典写实油画”“成熟多元的当代艺术”“早期
范勃推荐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自然物象   生长空间   平衡   时代特色   艺术传统   写实主义   文化背景   艺术发展史   油画创作  
描述: 写意的空寒情调转换了传统水墨的色感与精神品格。可是他在意的从来不是画什么,而是如何画的问题,是对绘画语言本身的思考。 作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他此次推荐的四位年轻艺术家正是把这一点作为自己艺术探索的主题
启动 数码时代的韩国艺术
作者: 宸睿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新启动   数码时代   韩国   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民族性   多媒体艺术  
描述: “重新启动—纪念中韩建交20周年韩国当代艺术家代表中国展”于9月11日在炎黄艺术馆开幕。展览选择了韩国一线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6位摄影师和新媒体艺术家、3位油画家和1位装置艺术家的29件作品
北京诚轩艺术市场的收藏契机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新启动   数码时代   韩国   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民族性   多媒体艺术  
描述: 》,是少见的这一时期具有抒情意味的暖色调作品,霓虹般的天空有早年共色主义的画风,而人物及场景丰富的细节、自然主义再略加变形的处理手法,完全体现了画家强烈而成熟的个人风格。 林风眠1960年代的作品大多由画家亲手毁于文革初期,保留下来的极少。
< 1 2 3 ... 11 12 13 ... 111 112 1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