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除夕 油画棒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调   辅助建筑   明度   彩度   色彩配合   建筑色彩设计   浅色调   地方特色   主色   象征效应  
描述: 除夕 油画棒
坏小孩系列NO.4 布面油画
作者: 汪凌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调   辅助建筑   明度   彩度   色彩配合   建筑色彩设计   浅色调   地方特色   主色   象征效应  
描述: 坏小孩系列NO.4 布面油画
广西园博会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城镇建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滨湖区   飞虹桥   园林园艺   主入口   园林艺术   博园   五彩斑斓   组委会办公室   主展馆   园博会  
描述: 的同时,浓缩广西各地风景名胜和园林艺术,创造“田园如诗,田园如画,五彩斑斓”的美好意境。据悉,本届园博会园博园共划分为主展馆区、展园区、休闲滨湖区、园艺博览区四大区域,打造了一条“入口—展馆—飞虹桥
志士弘毅路修远
作者: 丁珊   来源: 高考金刊(理科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工程学院   教育改革   西安   共和国   长安大学   社会主义建设  
描述: 有人说,长安大学的历史有如一条五彩长河,从涓涓细流,曲折百回,到汇成大海,波澜壮阔。长安大学的三个源头:原西安公路学院、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都诞生于共和国的曙光里,勃兴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大潮中,又在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春潮中汇流。
俯仰即拾,触手成春:公共空间中的捡拾物艺术
作者: 王洪义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尚   媒材   成春   泰特美术馆   贾科梅蒂   公共空间   马塞尔   Marcel   超现实主义   现成品  
描述: 捡拾物(Found Object)这个词来源于法语objet trouve,用来描述使用日用品尤其是废弃物的艺术创作。捡拾物与传统意义上艺术媒材如青铜、大理石、木头等不同,它不是正统的艺术媒介。毕加索是最早使用捡拾物的艺术家(Pablo Picasso),他在1912年将藤椅印刷图像粘贴在他的油画《有藤椅的静物》(Still Life with Chair Caning)上。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在几年后创作的现成品艺术(Readymade)系列,被认为完善了捡拾物的概念,其制作
镶嵌:深圳公共雕塑展纪实
作者: 张晓飞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城市规划局   日至   学术主持   公共服务部门   雕塑展   城市管理局   公共空间   孙振华   中心公园  
描述: 在深圳城市规划局和城市管理局两大公共服务部门全力支持下,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策划实施了主题为"镶嵌"的第三届公共雕塑展,著名艺术家夏和兴先生担任策展人,孙振华先生担任学术主持。该展览在2015年11月
思想者的艺术:欧文·乌尔姆的公共雕塑
作者: 孙婷   欢欢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蒙   乌尔   穆尔   艺术哲学   公共雕塑   林堡   蒂利   批判主义   布鲁克   思想者  
描述: (Limberg)。乌尔姆的作品往往是批判西方社会或是批判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即二战后的奥地利的精神状态及生活方式。尽管乌尔姆的雕塑看起来荒谬,实际上它们是很严肃的。他的批判主义是好玩的,但不应与善意混为一谈。他向观众展示他批判的对象,例如
思想者的艺术:欧文·鸟儿姆的公共雕塑
作者: 孙婷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历山大   编辑部主任   杂志编辑   工作报告   美国公民   出版集团   雕塑公园   雕塑家   钢管   摄影师  
描述: 乌尔姆以他幽默的形式主义而闻名。关于他在工作中如何发挥幽默细胞,乌尔姆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你带着幽默感做事,人们会立刻认为你没有认真对待这件事。但是我觉得社会及人类生存的真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
水墨的漫游——丁蓓莉作品简评
作者: 李旭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特征   艺术画廊   美术大展   城市风景   美术作品展   植物标本   小真   东西方绘画   极简主义   传统文人画  
描述: 学习工笔画出身的丁蓓莉.有着非常扎实的传统功底.其创作之初是以对花卉的另类描摹起步的.那些花卉在她的画面上往往被还原为植物标本般的形象.在冷静而谨慎地使用传统语言的同时.她主动地规避了梅.兰.竹.菊
雕塑的界限(二)
作者: 沙伟臣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艺术媒介   影像艺术   人物造型   舞蹈艺术   极少主义艺术   装置艺术   建筑艺术   运动画面   现成品  
描述: 大雕塑概念现成品,影像,装置,建筑,行为艺术等都可以理解为雕塑概念的外延,雕塑是依托于物的空间艺术,现成品,影像,装置也都是物的不同体现,雕塑到底的外延有多大,这些门类再加上雕塑的因素就会产生不同的艺术,不同的雕塑,这就是扩展了雕塑的界限。雕塑的发展史也就是雕塑的界限的扩展过程。雕塑的扩大意义,脱离开不再依附于建筑艺术的形式,和独立的架上雕塑的概念,雕塑的概念是可以扩散到很多其他艺术媒介里的,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和生活中现成品,还有行为艺术,舞蹈艺术等人物造型艺术都可以包含雕塑,或者说是雕塑意义的拓展,用雕塑思维也是可以解释这些门类的艺术的。
< 1 2 3 ... 10 11 12 ... 102 103 10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