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白开水
作者: 晨暮   来源: 乡音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颜色   生活中   单调   啤酒   营养   自然冷却   饮料   简单   文字   冲动  
描述: 白开水,写下这三个字,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了,因为它太简单,简单得没有内容。但是,总有种为它写些文字的冲动。烧开的水,自然冷却,就是白开水。它没有辉煌的来历,太廉价;没有五彩的颜色,太单调;没有浓郁的风
黄宝庆作品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博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建省   福州大学   中国工艺美术   美术学校   雕塑专业   美术学院   美术研究所   作品欣赏  
描述: 黄宝庆,男,1954年11月出生,福建罗源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980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现福州大学上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副会长、闽江学院教授,福建省东方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
铅的暗杀史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油画   艺术评论  
描述: :在煮沸过程中,铅与酸性果汁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醋酸铅。在无糖时代,这种醋酸铅的甜味备受罗马人推崇。有人重复过古罗马的煮酒方式,发现铅浓度竟高达800mg/l,这意味着罗马人摄取的铅严重超标,比美国环保署颁布的饮用水含铅标准高16000倍。
伊豆的舞女
作者: 川端康成   来源: 青年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油画   艺术评论  
描述: 髻,把她那严肃的鹅蛋脸衬托得更加玲珑小巧。舞女的同伴,有个四十出头的妇女、两个年轻姑娘,还有个二十五六岁的汉子。这一行人我已见过两次,我急匆匆地赶路,也是为了追上他们。 不到一小时,巡回艺人整装出发。茶馆
香艳的经济指标
作者: 刘中凯   来源: 青年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油画   艺术评论  
描述: 《花花公子》有一个英文名为“playmate”的特色栏目,翻译成中文,可以叫做“玩伴”。每年年底,都会由读者选出其中的佼佼者,成为“年度玩伴”。 美国学者佩蒂庄和庄格伯格分析的正是被男人们选出来的“年度
太阳鸟
作者: 沈石溪   来源: 青年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油画   艺术评论  
描述: 太阳鸟是热带雨林里一种小巧玲珑的鸟,从喙尖到尾尖,不足10公分长,叫声清雅,羽色艳丽,红橙黄绿青蓝紫,像是用七彩阳光编织成的。 每当林子里灌满阳光的时候,太阳鸟便会飞到灿烂的山花丛中,以每秒八十
在雨地里穿行
作者: 刘庆邦   来源: 青年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油画   艺术评论  
描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思。 我们乘坐的装有铁栅栏的观光车在某个站点停下,马上会有一些人跑过来,向我们推销他们的木雕工艺品。他们都在车窗外的雨地里站着,连一个打伞的都没有。洁净的雨滴从高空洒下来,淋湿了他们茸茸的头发,淋湿了他们黑缎子一样的皮肤,也淋湿了他们的衣服,他们从从容容,似乎一点儿都不介意。
兵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
作者: 张筠   陈明明   来源: 青年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油画   艺术评论  
描述: 南京72岁老人陈景元是建筑学专家,但从年轻时就对考古充满兴趣。数十年来,他不断搜集资料,实地考证,发现兵马俑的主人若是秦始皇的话,兵马俑的一些特征则成了难解的悬疑。 悬疑一:他们为何梳奇怪的“歪髻” ? 兵马俑一向被视为秦始皇的士兵,但与一般战场上的士兵不同,他们不仅没有戴头盔,而且梳着奇怪的“歪髻、偏髻”,头发盘出多种多样的花式,最后发髻歪在一旁。对此,一般学者认为,兵马俑发髻偏右,可能与秦人“尚右”的观念有关。甚至还有专家认为陶俑头上偏于一侧的发髻,是出于雕塑艺术造型的需要,是古代秦人俏皮性格的一种再现。但陈景元认为这些解释都有些苍白。他说,兵马俑的艺术是以写实为主的,因此这种偏右的“歪髻”在当时应有一定的生活基础。陈景元说,如果将武士俑头上的发髻和发辫散开,这一头长发至少也有0.6米长。军营里的士兵,要将自己头发精心编成发辫,盘出各种花式的发髻,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而且在水源不丰富的西北地区,成千上万的大军要洗一次长头发更是一种很不容易的事。 悬疑二:他们怎么敢穿如此绚丽的衣服? 秦始皇“尚黑”,但刚出土的兵马俑,身上还残留着一些颜料,从这些颜料的位置和颜色判断,他们的衣服应是绚丽多彩的。
父亲的眼泪掉下需要多长时间
作者: 红颜添乱   来源: 青年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油画   艺术评论  
描述: 1 我6岁那年,父亲去了上海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父亲第一次看到了繁华的南京路,看到了我们那个小山村与大上海的巨大落差。父亲想让自己的女儿以后有出息,能到大上海,能过上幸福的日子。父亲悄悄握紧拳头
< 1 2 3 ... 318 3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