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我们人民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普尔   雕塑作品   文化中心  
描述: 我们人民 | 年轻的丹麦艺术家傅丹以概念和诗意并存的作品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获得了世界的高度认可。将于林冠艺术基金会(北京)展出的《我们人民(局部)》,是自由女神像等比复制的部分雕塑,这件作品在过去几年里一直被拆分、重组,散布在世界各地展出。傅丹的作品往往受个人经验启发,通常以现成物置于特定展览背景下,成为特定历史叙事的部分。
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的艺术审美分析
作者: 刘芳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审美特征   中国画  
描述: 中国画历史悠久,在隋唐经济繁荣时期,当时流行的宗教绘画发展到了鼎盛阶段。而今,全球经济、文化融为一体,西方绘画方式——油画也开始走进我国的艺术领域。然而,这两种不同的艺术绘画方式,其审美特征也是有所
大卫·霍克尼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享行为   视觉图像   摄影作品   艺术中心   创作生涯   艺术创作   大卫   现代科技  
描述: 正值大卫霍克尼80岁生日之年,法国蓬皮社艺术中心通过160余件油画、摄影作品、雕版、影像装置、素描和胶印作品回溯了艺术家的创作生涯。其中包括了他标志性的作品,如游泳池系列、双肖像和纪念性景观
触手可及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能性   领军人物   时间维度   雕塑家   中国当代   评论家  
描述: 隋建国一直是中国当代雕塑的领军人物,被评论家誉为“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远的中国雕塑家”。在隋建国正在筹备的新作展,他将挑战更大尺度的创作,新作将同时在空间以及时间维度上开放更多的可能性。他的个展《触手可及》正在佩斯北京展出。
世界动漫的中国学派-中外动漫艺术大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环画   中国学派   学术背景   新中国   动画   影片   动漫艺术   世界  
描述: 展览基于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冀望与思考,追踪溯源地以新中国以来的连环画为起点,展示了六百余件珍贵的动漫手稿、雕塑和百余部中外经典动画影片,以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动漫的学术背景为观照,尽可能完整地呈现“中国学派”的基本样貌。
浅谈佛教及佛教艺术对中国设计艺术的影响
作者: 彭泽勇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设计   佛教   影响  
描述: 乔达摩悉达多在公元前586年至公元前485年间创立了佛教。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意。始于东汉佛教在中国境内广泛流传,它在建筑、雕塑、工艺品、绘画、装饰图案等方面都为我们留下了众多艺术珍宝,它对中国的设计艺术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在文化传承上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文那:用中国神仙征服爱马仕
作者: 常锦超   文那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编辑   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年轻人   毕业   中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传统文化  
描述: ,这个年轻人叫文那,原名陈兴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版画专业,从年少时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却单独对戏剧艺术痴迷,到毕业后在报社做美术编辑画插画一干就是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去景德镇三宝村画壁画,立刻被意大利阿拉香艺术中心的负责人看中,开始受邀在意大利,荷兰,新西兰等地
沈厉:视觉的居所,情感的南山
作者: 王蕊   沈厉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南亚   海外   陶瓷器   德国人   制陶工艺   湖南省博物馆   捐赠   中国瓷器  
描述: 将陶瓷材料独具的视觉质感营造到人居环境和建筑空间中,他认为制作优良、美好的器物是每个手艺人对诚恳生活最好的赞美和表达。
“九天中为钧”设计理念在钧官窑址博物馆标志设计中的误用
作者: 刘春山   王丽丽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天中为钧   钧官窑标志   误用  
描述: 通过对"九天为钧"本意的阐释以及对钧官窑烧造史的研读,认为"九天为钧"这一设计理念并不适合钧官窑址博物馆标志的设计。设计理念的误用导致了"钧官窑"这一重要信息在标志无一体现、标志造型松散,缺乏鲜明的识别感等问题的产生。
耿雪:语言和语言之间的可能性
作者: Cathy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陶录   兔毫盏   古窑   窑器   砂壶   细纹   茶百戏   中说   依古   建盏  
描述: “艺术是无用的,也是有用的。喜欢艺术,没有为什么,没有目的,没有原因,因为一直觉得生活和生命中的一切都跟艺术有关,不做这个做什么?” 用动画电影表现瓷的世界 与耿雪是在她家里见的面。她家有一个地下室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