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纪念公园
作者: 朱诗琳   来源: 广西城镇建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中心   市政府   恐怖袭击   纽约   废墟   公园   世贸大厦   曼哈顿  
描述: 在真正意义上的纪念性公园出现之前,很多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和景观形式就已经存在。纪念公园起初是由这些建筑和景观发展而来,其起源主要有坛庙、祠堂、陵园,以及纪念碑、石刻、亭、柱、雕塑、牌坊等纪念物。近代的纪念公园已经褪去帝王陵墓等纪念地的奢华与雍容,设置理念升华为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的尊崇。
青花:生死藏家
作者: 江子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劲堃   广东美术馆   爱国主义精神   伍启中   主题创作   壮丽史诗   中所   邓超华   美术作品  
描述: 一、窖穴入冬以来,考古人刘研究员的两个眼睛一直跳个不停。开始他并没有在意。偶尔在街头向正经过的熟悉的医生问起,医生大多以疲劳所致敷衍搪塞,嘱他近期少看书,清淡饮食,某某眼药水或许可缓解。刘研究员听了医嘱,书看得少些了,可一点也不济事。也有人说是入冬天气干燥眼睛干涩引发眼肌肉紧张,需每日热毛巾敷患处数次云云,或说自古云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是大事将临的预
责编推荐
作者: 张鸿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劲堃   广东美术馆   爱国主义精神   伍启中   主题创作   壮丽史诗   中所   邓超华   美术作品  
描述: 4年前,我就为江子的散文写过评论。如今再读他的作品,感觉他的文字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不再眼睛紧紧盯着乡村,当然,我无褒贬之意,只是感觉到江子的创作少了许多拘束,多了不少持重。这两篇散文风格不同,《青花:生死藏家》以散文笔调写出了两种专业精神,如此一来,既有史学意义又有文学气息,要做到两者俱佳不易,更要加上有可读性,这是很考验人的创作水平、知识储备和
范子琪的乡下
作者: 夏天敏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劲堃   广东美术馆   爱国主义精神   伍启中   主题创作   壮丽史诗   中所   邓超华   美术作品  
描述: 一范子琪到这里的时候也就是十七岁,带他来的人说到了,你自己收拾收拾,不出差错就行。范子琪也不忙着进屋,把行李放在石阶上就转悠去了。出门就是一条小河,见得到河里的五彩石,还有鱼在里面慢慢游动,鱼不大,也就一拃大,但多,一群一群游,像云在天上飘。范子琪心里就动了一下。过了小桥,是一片稻田,也不大,
民族文化习俗对当代中国油画创作的影响
作者: 陈均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响   少数民族习俗   当代油画创作   中国   少数民族文化  
描述: 中国油画作为一种舶来的绘画样式,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已经获得了快速发展。当代中国油画创作者们在吸取西方油画创作经验的同时,也受到了我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在本土文化,我们可以发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习俗
少数民族装饰艺术发展的社会学解析
作者: 郑冬冬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调性消费   中介机制   少数民族   社会学   装饰艺术  
描述: 装饰艺术对绘画与雕塑工艺的依附,使其研究脉络一直循着美学形式的发展方向推进,直到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派第一次将装饰艺术与社会运行机制联系在一起,促使人们不再仅仅专注于形而上的审美理想。虽然我国少数民族装饰艺术的发展历史悠久,但将其作为社会组成部分来把握与反思“社会人”的公共动机、情绪行为、消费心理等研究体例却极为少见。在此,立足于西方社会学理论体系,论述了少数民族装饰艺术的功能性发展、情感性发展以及逻辑性发展进程,探讨了社会内在机制对人们美感知觉的唤醒,提出了少数民族装饰艺术跨越保守人文关怀局限,实现人与社会审美关系平衡的发展畅想。
我的传统观
作者: 陈芳桂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界   世代   艺术   《现代汉语词典》   传统观   中国画   社会因素   油画  
描述: 在美术界.中国画的”传统”问题一直是个关注的焦点,争议不休。“传统”究竟是什么意思。“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风俗艺术、制度等。”《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传统二宇的。当然.这是权威性的解释
知中融西 别有新境——评山水画家叶浓的山水画
作者: 张桐瑀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山水画家   新中国   中国画   画种   国画家   近现代   中国美术  
描述: 位。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新中国中国画创新样式与模式,也是由许多油画家参与完成的,油画之于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可谓作用巨大。也许是油
“画外取画”到“以意为之”——李苦禅写意美学思想简论李波
作者: 李波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美学思想   个性色彩   简论   李波   李苦禅   写意   中国山水画  
描述: 李苦禅在西方油画与中国山水画之间试图寻找平衡,并吸收西方写实的扎实物象基础,提升物象的抒情表意的冲击力和内涵。他的绘画虽然充满着变革和创新,但他并不去追求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突破,而是深入绘画的历史肌理寻求用笔与用墨的技法拓展,
2017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采风写生作品展在北京开幕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美学思想   个性色彩   简论   李波   李苦禅   写意   中国山水画  
描述: 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2017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采风写生作品展"于2017年10月17日下午在北京时代美术馆隆重开幕。国家画院领导杨晓阳、张江舟、赵卫、张兵、纪连彬,老艺术家代表李延声、王迎春
< 1 2 3 ... 24 25 26 ... 321 322 3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