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798艺术节 我们期待什么
作者: Lara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投资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艺术中心   主题   展览   学术论坛   雕塑   美术馆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第二届798艺术节于2008年9月28日—10月18日举办。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艺术节不但有园区内的各项展览和主题活动,还将在今日美术馆、月亮河当代艺术馆、酒厂艺术区、宋庄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等艺术
艺术与空间的美妙结合:尤伦斯的个人现场计划
作者: 晋玉帛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计划   策展人   策划   现场   艺术家   艺术中心   个人化   与空间   作品   雕塑  
描述: 2008年8月,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推出系列艺术家的个人现场计划,其中包括计舟《现场》、尹秀珍《内省腔》。9月27日,尤伦斯又推出了三个个人现场计划,以期达到艺术与空间完美的结合。9月27日至11月26日,由UCCA策展人丁达韦策划的林园珠:24秒钟的寂静在尤伦斯艺术中心展厅举行。
并置中的融合:喻平的中国符号
作者: 李纯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词   现代派   中国   造型   表现形式   创作   融合   作品   雕塑   符号  
描述: 念奴娇·伤怀(1973年春)落霞飞尽,正春风懒踱,绿杨芳草。咏月吟花伤感事,无虑无忧便好。明月牵情,蓬山羁客,休虑光阴耗。万缘俱息,江波红漫斜照。
自由活动:年青艺术家项目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则   活动   美术文献   项目机构   艺术家   艺术中心   自由   具体内容   作品   展区  
描述: 自由活动:年青艺术家项目已于2008年7月3日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五楼启动,7月18日对外开放。项目具体内容是:将展场划分为19个墙面展区、一个影像厅、若干装置、雕塑展区,邀请年青艺术家参加。为了充分体现自由的原则,艺术家以自愿参加为
“占卜者之屋”的运输和布展
作者: 陈冗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投资   集装箱   占卜   展览公司   艺术家   艺术中心   布展   运输公司   作品   大型装置  
描述: 2008年3月22日—6月1日,占卜者之屋:黄永砯回顾展在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展出。本次巡回大展共分四个地方展出,始于美国的沃克艺术中心(Walker Art Center),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不必被解读的理想主义者
作者: 宋轶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界   收藏   理想主义者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解读   感性经验   中国当代   作品   理性智慧  
描述: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热起后,在许多媒体的报道,管艺俨然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界的一块招牌。从很多角度都不难理解人们给予他这样的头衔。即使在今天,当代艺术教育也还不够普及,大众依然难以理解装置、行为
浅论当代中国油画的唯美主义取向
作者: 铁晓娜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自律性   取向   绘画语言   艺术家   当代艺术   当代中国油画   形而上意义   绘画形式   唯美主义   绘画性  
描述: 当代中国油画唯美主义取向概念的提出,必然以参照并考察当代中国油画生态为前提。以新生代、玩世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一类潮流绘画,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荒诞感与无意义的表现,最终实现了对生活真实意义的彻底消解。这种
对话刘寿祥、周刚、赵云龙——关于中国水彩艺术的当代性转型、现状分析、方向确立、理论支持、学科建设等
作者: 胡敬德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性问题   中国水彩画   美术学院   敬德   三个问题   中国画   水彩艺术   学科建设   油画  
描述: 胡敬德:中国水彩艺术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伴随着百年中国水彩画展的落幕,中国水彩艺术翻过了吸收、消化和融合的建基性的那一页。中国水彩艺术整体地进入当代性转型的时代应该开始了,虽然,它是带着许多本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上路的。转型必定包含新方向的确立,这是中国水彩界有责任感的人们思考的重点。
在“心”、“境”的萦绕下——探析伦勃朗作品中的意境之“光”
作者: 符莉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绘画   中国传统绘画   心灵体验   艺术哲学   审美意识   伦勃朗   时代精神   作品   永恒性   油画  
描述: 解读大师,需要精神上的体悟,犹如禅宗的静。用中国传统画中的审美意识流去感悟、理解欧洲绘画大师伦勃朗作品的崇高和永恒,这段短暂的心灵体验,对于都市人而言,的确是一场精神的入定和心境的关照。伦勃朗作品所呈现出的时代精神的永恒性,丹纳在《艺术哲学》是这样表述的:这些画家只有两个人越过民族的
< 1 2 3 ... 295 296 29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