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257 条
-
莫伊谢延科的油画《母亲们,姐妹们》
-
作者:
г·В·克库舍娃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四人帮”
油画艺术
吴作人
传入中国
艺术家
作品
突破
旧模式
中国油画
-
描述:
莫伊谢延科的油画《母亲们,姐妹们》
-
油画的创新、借鉴和现代生活(从韦启美的近作想到的)
-
作者:
水天中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四人帮”
油画艺术
吴作人
传入中国
艺术家
作品
突破
旧模式
中国油画
-
描述:
油画的创新、借鉴和现代生活(从韦启美的近作想到的)
-
挖潜创新,准备起飞(漫谈上海的油画创作)
-
作者:
何振志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四人帮”
油画艺术
吴作人
传入中国
艺术家
作品
突破
旧模式
中国油画
-
描述:
挖潜创新,准备起飞(漫谈上海的油画创作)
-
唢呐声声颂金秋(青年画家罗中立和他的油画新作)
-
作者:
董维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四人帮”
油画艺术
吴作人
传入中国
艺术家
作品
突破
旧模式
中国油画
-
描述:
唢呐声声颂金秋(青年画家罗中立和他的油画新作)
-
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及其艺术成就
-
作者:
叶佩兰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者
艺术教育
教育家
中国美术教育
高等艺术教育
美的教育
造形艺术
教育思想
工艺美术
近代艺术
-
描述:
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及其艺术成就
-
活动雕塑评介
-
作者:
皮特·塞尔兹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室外雕塑
艺术中心
宾夕法尼亚州
美国英语
雕塑家
雕塑公园
元素交互作用
花园
劳伦斯
-
描述:
活动雕塑评介
-
“只恐风吹去 还愁日炙销”——巧夺天工薄胎瓷
-
作者:
易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传统产品
艺术瓷
青瓷器
制作技艺
新中国
胎骨
蛋壳瓷
代表作品
北宋
-
描述:
“纯乎见釉,几乎不见胎骨”的“真脱胎”都是景德镇薄胎瓷的历史代表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制作薄胎瓷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其薄度更为精薄;而且既薄又大,更有八角薄胎碗、荷叶口薄胎瓶之作堪为巧夺天工。它体现了景瓷“薄如纸”的特
-
王步生平简介
-
作者:
王声怀
王恩怀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美术工作
陶瓷
景德镇
劳动人民
晚年
丰城
中国画
作品
生平创作
-
描述:
王步(1898——1968) 字仁元,号竹溪,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县人。从一九○七年来到景德镇至一九六八年病逝,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余年,生平创作釉下、釉上、堆雕、刻
-
为人民生活增添色彩——五光十色颜色釉瓷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发展
色彩美
景德镇
研制成功
新中国
生活情趣
釉瓷
人民生活
颜色釉
瓷器
-
描述:
珍宝而风靡全球。由于历史上,景德镇的劳动人民就创制了许多名贵的颜色釉瓷器,不过这多属异常难得偶而出现的稀世珍品。新中国成立后,在优良的科研条件下,为人喜爱的颜色釉瓷器有着很大发展。生产颜色釉瓷的专业工厂,景德镇建国
-
玲珑剔透话玲珑——素雅清新玲珑瓷
-
作者:
罗欣君
舒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咖啡
茶具
景德镇
陈设瓷
餐具
传统名
新中国
玲珑瓷
青花
美术瓷
-
描述:
晶莹、幽雅的青花玲珑瓷,是景德镇传统名瓷。它既吸取了青花技术之特长,又采纳了镂雕艺术之妙法,具有精巧致密、素雅清新的特点。数百年来,一直誉满中外蜚声国际。新中国成立后,玲珑瓷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玲珑
<
1
2
3
...
10
11
12
...
24
25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