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越边境】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与地雷搏斗20年
-
作者:
孙自彬
来源:
环球人物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扫雷
工程兵
联合国
真主党
中越边境
队员
爆炸
地雷
黎巴嫩
战士
-
描述:
受到联合国嘉奖的陈代荣,与死神接触2100多次,为世界许多国家"扫清"了战场"杀——""杀——"……初秋的阳光,透过红豆杉繁茂的枝叶,斑驳地洒下,把滇南龙马山的一座园林映得五彩斑斓。如果不是这些刺杀声,你一定想不到,这里是一座扫雷工程兵的军营。
-
山不在高,用心则灵
-
作者:
张冬峰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山大川
广西东南部
风景
交汇处
视觉经验
中越边境
气候变化
中国画
中国油画
亚热带气候
-
描述:
我画风景,已有好些年头。我的体会是,如果用心去画,便易成功。特别是近年来,取材于广西东南部坡岭风情的油画,画得较为称心。中华大地,名胜风景众多,有黄山,有三峡,有桂林,也有九寨沟……面对如此锦绣的山河,为何我却选择了被一些人视为不值一提的南国坡岭呢?我的童年生活与南方风景我的出生地是著名风景地桂林。自幼随父母迁居南疆中越边境的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小镇。在那里,我把全身心都融入大自然,开始了积累原始视觉经验的过程。那是个亚热带气候的小镇,拥有芭蕉、木瓜、菠萝以及各种棕榈科植物,十分繁茂。小镇背靠山岭,面向大海,处在大陆气候和海洋气候交汇处,气候变化特别而迅速:又出太阳又下雨,打破砂锅没饭吃是儿时常听见的一首民谣。前一句是说当地天气的多变,后一句是表示无奈。那里即便是烈日当空,也随时可能下起倾盆大雨,而正当你准备躲避时,雨点又戛然而止,太阳又出来了。大自然让人懂得什么叫丰富,什么叫深爱。
-
弥足珍贵的建水抗战紫陶
-
作者:
李朝春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底径
阴刻
清道光
鼓腹
古瓶
抗战期间
中越边境
向逢春
军事重镇
滇南
-
描述:
创烧于清道光年间的建水紫陶,以“手工拉坯、名家书画、阴刻阳填、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享誉四海,是“全国四大名陶”之一。其中,抗战期间烧制的建水紫陶,记载着诸多抗战时期的历史信息。 建水位于祖国西南边陲,距离中越边境线200多公里,是雄镇滇南的军事重镇和关津要冲之地。1940年9月,日军占领越南,企图北上进犯昆明,兵指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