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繁华落尽真情见——浅谈我的雕塑作品《游园惊梦》
作者: 王丹旸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牡丹亭》   中缘   牡丹亭   雕塑作品   存天理   生者   《游园惊梦》   还魂记   杜丽娘   一往而深  
描述: 梦中园,梦中缘。“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看《牡丹亭》,怎知昆曲为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同友人去观赏了昆剧《牡丹亭》——可谓上启“西厢”下承“红楼”的千古绝唱,是明代南曲代表作。原名《还魂记》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汤显祖在那个存天理灭人欲的时代写出如此勇敢、如此至情至性的梦境,实为难得。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
鞠躬丹青酬白头
作者: 邵洛羊   来源: 世纪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缘   大洋洲   丹青   民族   讲学   中国画家   国粹   风尘   澳大利亚   美洲  
描述: 1986年冬,富华负笈背砚远行英伦,在异国,他举目无亲,无处依傍。执着"不回头"的坚誓,豪然"一枝秃笔闯天下",以中国丹青广交天下有识之士。他身处异邦,业途非福。然而吉人自有天相,风尘中缘遇澳大利亚Dorothy女士,得彼鼎力相助。从此他的丹青、他的一切,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笔展斑斓,惊西人目光";"毫挥墨彩,扬民族国粹",他讲学授艺,举办画展。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部留下他令人惊羡的墨踪。富华,声名远播,而他的丹青更令西人注目仰视。不少国家的有识人士,开始知道并确认有一位旅英的中国画家"富华"了。诗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潘天寿严肃背后的温情
作者: 胡振郎   口述   吉岭   魏松岩   撰稿   来源: 世纪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缘   大洋洲   丹青   民族   讲学   中国画家   国粹   风尘   澳大利亚   美洲  
描述: 时代风云激荡中的美院生活1958年9月,我第一次来到杭州南山路98号的浙江美院,校门外柳浪闻莺,风光旖旎。3个月前,它刚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更名过来,因此我们这批学生是顶着浙江美院的校名第一批入校的。我们同期入学约有40个人,油画系六到八个,版画系五六个,雕塑系不到十个,国画系最多,十七八个,我就读的正是国画系。日常教学,平日往来,校园里基本就这四个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