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水色朦胧与人体美
作者: 李家旭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技巧   社会风尚   水色   人体美   中国水彩画   艺术家   发展史   艺术语言   现实美   朦胧  
描述: 在造型艺术领域中歌颂人体美早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她不仅以和谐的色调、健美的动作、优雅的线条被人们所赏识,而且为艺术家提供了探讨现实美和理想美的最理想依据。在西方雕塑和油画中以人体为题材的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水彩画虽然也有很久远的发展史,但总觉得是在油画、雕塑夹缝中顽强地寻找着自
天津水彩画的振兴与发展
作者: 杨俊甫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津师范大学   水彩画发展   水彩画艺术   中国水彩画   中国改革开放   画种   全国性   美术作品   油画   水彩画创作  
描述: 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促进我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广东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协办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于2008年8月2日在广州开幕,2008年9月26日又在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厦门展出。展览以歌颂改革开放
水彩绘画的新规范
作者: 赵云龙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规范   中西融合   西方绘画   中国水彩画   艺术家   印象派   当代   语言特点   艺术语言   水彩艺术  
描述: 西学东渐至今一百余年,水彩画顺风而入中国,在发展中实现了中西融合,进而也完成了中国水彩的当代创作形态。但若与中国画、油画相论,水彩画走至当代,所完成的发展路径以及处境则较为尴尬。论其原因,首先,水彩画没有严格的传统规范,就像油画在西方古典中对写实规范的追求、中国文人画对写意的崇尚一样,所以水彩画的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传统、反叛传统甚至解体传统继而建立规范的轨迹下完成的。其次,水彩画从写生地形画开始至今,我们不得
谈中国水彩艺术中的水墨精神
作者: 邹建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   中国水彩画   水墨画   传入中国   民族文化   中国画   艺术形式   水彩艺术   水彩静物   精神  
描述: 水彩画作为西洋画的一种,先于油画传入中国,以其鲜明的语言个性独立于画林。水与色是水彩画语言形式最基本的构成;水的韵味,彩的透明性,是水彩画在艺术面貌和审美价值方面区别于其它画种的独特性根本所在。在水的运用上,水彩画与中国的传统水墨画有着天然的渊源。西方水彩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一样,都以水为媒介作画,在纸的吸水性,笔的柔韧性表达,及水与色的渗透变化等方面,都相当接近。中华文化几千年历史积淀的结晶,其思想意识已根深蒂固;中国传统水墨画千余年悠久的历史,给予中国水彩画的发展以极其丰富的养分和借鉴。因此,以西洋水彩的素描、色彩理论、水色融合的追求为基础,以中国传统笔墨趣味和审美观念为理想境界,成为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基本面貌。中国水彩体现着传统绘画的水墨精神,这是历史的必然。
蒋跃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秘书长   浙江人   课程进修班   水彩画   美术学院   中国水彩   硕士研究生   研究会   中国美术  
描述: 蒋跃艺术简历 1958年生,浙江人。198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同年留校任教至今,1993年毕业于本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现为该院讲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兼任中国水彩画学会学术部理事;浙江水彩画家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浙江美术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等职。
新具象:怀旧与当代视觉形式——陶兴琳油画艺术的语言转换
作者: 陈池瑜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视觉形式   油画艺术   现实主义   中国艺术   中国水彩画   湖北省   当代   娘子军   中国美术  
描述: 陶兴琳艺术简介1964年12月1日生于武汉,198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为江汉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会员、湖北省水彩水粉画艺委会委员。主要画展获奖:2009年湖北
大有作为的中国水彩画:写在首届全国水粉画大展开幕之际
作者: 诸迪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画艺术   中国画家   中国水彩画   语言方式   语言表现力   审美趣味   不透明   审美价值   情感内涵   艺术特色  
描述: 水彩画是一个语言十分宽泛,表现力非常丰富的画种。水彩画自从传入中国以来,在一代代中国画家的探索与努力下,语言表现力在不断拓展,呈现出了十分丰富多样的面貌,东方情趣与西方技法的融合形成了中国水彩画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整体风格面貌。不透明水彩在中国又被称为水粉画,兼有透明水彩画的流动性和油画的塑造性特点,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虽然它在气质上比较接近于东方人的审美,但在语言方式上仍属于西方造型体系,注重造型的严谨和丰富色彩的表达。由于其便利性特点,被
轻快的旋律:新中国水彩画60年
作者: 潘耀昌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画技法   新时期   中国水彩画   新中国   吴冠中   展览   画种   美术作品   油画   水彩画创作  
描述: 水彩画第一黄金时期新中国成立初,受苏联学院派影响,以人物为主,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绘画受到高度重视,因此能充分体现戏剧性和舞台效果的油画被视为大画种。相对而言,水彩画因其材料特性较适合于小尺寸画幅和即兴发挥,被称为轻音乐,或无标题音乐。水彩画虽有继承月份牌传统的新年画,如《新中国的歌声》(1950
淋漓春秋 诗境中原:水彩画大家白荻
作者: 常平安   来源: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荻   美术编辑   西方绘画   水彩画家   建筑美学   学术论文   中国水彩画   河南巩义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馆  
描述: 白荻(1923—1997),河南巩义人。著名水彩画家。生前为中国水彩画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第一任水彩画研究会会长,河南省建筑美学委员会主任。早年曾任《河南画报》美术编辑,在国家及省级报刊上发表过多种绘画作品(油画、国画、水彩画)和学术论文。《静静的洛河》等四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匠心造境—王肇民绘画艺术展”在京开幕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境   王肇民   中国水彩画   艺术展   油画作品   绘画   艺术交流   中国美术馆  
描述: 不久前,“匠心造境—王肇民绘画艺术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这是当代中国水彩画大师王肇民继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后,再次与首都观众进行艺术交流。此次展览汇集了王肇民20世纪30年代的早期油画作品,以及70至90年代成熟期的水彩画精品,以一种凝练与精妙的气息,诠释了他对“形”的把握和对气度的坚守。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