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意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超写意·架上艺术”何为?:序《’2011文脉中国—“超写意·架上艺术”10+10》
-
作者:
陈孝信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国艺术
图像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意象化
中国当代
中国绘画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我从2003年以来,就一直坚持在做"中国版本"——这一思路的系列展览。迄今为止,已做了五回展览(这一次的"超写意"架上艺术10+10已是第六回展览),其中最有代表性、份量最重的是2007年5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所做的"中国版本"大型综合艺术展,在这个展览上,既有架上艺术,也有装置、影像等观念艺术。2009年,我曾配合南京·青和当代美术馆做了一回"文脉精神"的油画专题展览。但这次展览之后,我感到意犹未尽,于是就想把纸本(水墨)艺术也包括进来做一个布面(油画)与纸本(水墨)的对比或称对话展,从而为考察、研究这两大领域内的转型课题提供一份可以深入讨论又相对充分的案例,岂不是很有意思?
-
刘勇访谈:马老师的现代教育精神
-
作者:
王鹭
唐书婷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国艺术
图像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意象化
中国当代
中国绘画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王鹭(以下简称王):很高兴今天能够采访到川音成都美院油画系系主任刘勇老师,您好!刘勇(以下简称刘):你好!王:您是四川美术学院78级的学生,您在未进入美院时就认识了马老师,能聊聊您和马老师是如何结下师生缘的吗?刘:说起和马老师的关系源远流长。在我十三四岁时,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初,马老师被调到红岩革命纪念馆搞创作,而我父亲是那里的馆长,马老师创作《重庆谈判》的整个过程我都在现场。那时我还没学画画,在那几个月当中
-
王承云访谈:马先生永远年轻的心
-
作者:
王鹭
唐书婷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国艺术
图像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意象化
中国当代
中国绘画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王鹭(以下简称"鹭"):王老师,您好!请问你是怎么认识马先生的?王承云(以下简称"王"):我是1982年考进四川美院的,那时正值77级毕业。我上了四年大学,毕业后就去了德国。大概15年后,我回来看"首届成都双年展",在那里碰到了马老师,他热情地邀请我去川音成都美院参与教学实验,于是我先在川音成都美院搞了一个讲座,讲座以后,马老师又提出让我给他们搞个实验班,到2004年,油画系实验班才正式开课。鹭:您当年在川美读书时,对马老师印象如何?王:当时,四川美院的实力很强,而我的年龄还很小,很多年长的
-
叶永青访谈:教育开拓者:敏锐严谨的“鹰师”
-
作者:
王鹭
唐书婷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国艺术
图像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意象化
中国当代
中国绘画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王鹭(以下简称王):很高兴采访到著名艺术家叶永青老师,您能聊一下您刚入学的时候,初次见到马平先生是什么样的印象吗?叶永青(以下简称叶):第一次见到马先生,是刚考入美院路遇先生——他看起来很高,很帅,比我们要年长,是一个英气逼人的美男子。记得我早期画画时,是属于典型的"野路子"派,因为当年我在昆明那座小城市里,要想找到一些跟艺术有关的资源,还是相当匮乏的。既难找到好的老师,又难找到好的资料。当时唯一一个与艺术有关的重要资源,就是这座城市中心的邮电局,这里偶尔会卖几本画刊、画报,有一本是浙江的《工农兵画报》,另一本是川蜀的《四川画报》。我偶尔会在《四川画报》上看到一些油画,其中就有马一平先生的,画的非常潇洒帅气。当时的绘画风格普遍存在着"文革"后千人一面的"红、光、亮"的特点,但每个艺术家还是会尽量的流露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不同的表达方
-
中国意象油画作品中的线语言解读
-
作者:
李猛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西方绘画
艺术家
表现形式
中国画
中国绘画
线条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线语言
-
描述:
一、意象概念在中国画中的起源意象概念在中国源于周易,最初属于哲学范畴,主要表达意思为"以象征意,将不尽之意,见于言外"。20世纪80年代,中国油画中开始出现意象概念,此时油画绘画强调"意在画外,画中有诗",吴冠中、欧洋等意象油画大家相继出现,为中国社会带来意象油画的新风。随着中国油画的发展,后来也出现了一些以探讨意象油画为主题的著作,例如,由栾布和李敏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