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怀着静寂的心
作者: 金相如   来源: 公关世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任伯年   中国工笔画   恽寿平   陈之佛   近现代   鼎盛时期  
描述: 中国花鸟画发展到唐宋可算是达到了鼎盛时期。至元、明、清虽然也出现了王渊、边鲁、边景昭、钱选、林良、吕纪、恽寿平、任伯年等工笔大家,但依旧是走不出衰退的局面。时至近现代,于非闇、陈之佛可谓是最著名的两位工笔画大家。他们也曾旗帜鲜明的为振兴中国工笔画做了大量工作,也曾创作了诸多的优秀工笔画作品,却并没有
工笔遇到当代 一样擦出火花
作者: 王嘉祎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作品展   艺术家   火花   中国美术家协会   当代   创作现状   中国美术馆  
描述: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主办的“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不久前在中国美术馆落幕。以历史回顾展、学术提名展以及全国征集作品展三个部分,展示了近30年来工笔画领域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作品,让观众了解到国内工笔画的创作现状。此次展览展期不长,人气却不小。既有“外行看热闹”,也有“内行看门道”,工笔画似乎也一改传统的面孔,重新加入到了“小鲜肉”的行列…… “中国工笔画作品展”每3年一届,本次展览延续了上届“工·在当代”这一主题,旨在继续深入探讨工笔画艺术及其代表的内在精神,思考其在当代全球文化和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中的意义所在,并关注其在创作语言、文化传承上的发展和面对的挑战。
浅论中国工笔画同数码插画的结合应用
作者: 崔旌涛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技法   数码插画设计   应用  
描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艺术也随之出现,数码插画设计作为一种现代化主流艺术的形式在艺术和商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传统的中国工笔画的表现形式给予了现代插画丰富的营养成分。传统的工笔画技法运用在数码插画设计中,使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数码技术相互交融、渗透,产生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此,作者针对数码插画同中国画工笔技法的结合表现展开相应的探讨。
创作随想
作者: 汪港清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中国工笔画   艺术展   工笔重彩画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微观   中国美术史   艺术创作   获奖作品  
描述: 我的少年时期是在城市中渡过的,很少见到自然山川、湖泊河流,因为不会游泳,至今坐船(当然不是大船)置身江河之中时还心存忐忑。十几年前的假期,在赴南方采风的途中,我多次见到河溪中戏水的奔裸少年,他们尽情地在水中撒欢,那赤黑的、骨感的身体和被日光晒得黝黑得快分不清五官的面庞是如此生动,燃起了我创作的灵感,掀开了我
杜平让的花鸟画
作者: 傅京生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彩画   中国工笔画   花鸟画   工笔重彩   中央美术学院   没骨   中国美术家协会   水墨写意   杜平让   中国画系  
描述: 杜平让,1966年生,甘肃宁县人。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96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8年结业于文化部首届重彩画高级研究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当代名家艺术观——杜平让创作篇》。杜平让的花鸟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白描写生;二、工笔重彩;三、没骨花卉;四、水墨写意。他的没骨花卉,清亮、高雅而不失雍
以心为本·万象尽绮——陈孟昕工笔画精品展在京展出
作者: 曲音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万象   《一方水土》   精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   经典作品   以心为本   中国美术馆  
描述: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以心为本·万象尽绮——陈孟昕工笔画精品展"于2017年5月3日下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陈孟昕工笔画作品三十余幅,其中包括《帕米尔风情》、《一方水土》、《暖月亮
探析中国工笔人物画线的艺术
作者: 孙涛涛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用   运用   发展   中国工笔人物画   线  
描述: 什么是线?线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见,为我们所熟悉,发挥着各种各样的功能。线作为工笔人物画造型的主要手段一直伴随其发展。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勾勒造型、画面背景装饰、具有审美性等特点。艺术家们要想在工笔人物画中有所成就,创作出一幅优秀作品,不仅要了解线的基本的发展状况,还要理解线在工笔人物画中的作用及功能。
探析中国工笔人物画线的艺术
作者: 孙涛涛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用   运用   发展   中国工笔人物画   线  
描述: 什么是线?线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见,为我们所熟悉,发挥着各种各样的功能。线作为工笔人物画造型的主要手段一直伴随其发展。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勾勒造型、画面背景装饰、具有审美性等特点。艺术家们要想在工笔人物画中有所成就,创作出一幅优秀作品,不仅要了解线的基本的发展状况,还要理解线在工笔人物画中的作用及功能。我们在创作中也要进行多次尝试,不断摸索体验线的艺术魅力。中国工笔人物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方的绘画思想影响着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但是工笔人物画还是显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点,体现出中国文化特点。中国工笔人物画所运用的线条是绘画的艺术语言,是历代画家反复实践积累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所以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也应该借鉴吸收并予以创新。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使工笔人物画的线条呈现丰富的多样性,从古代的简单稚拙发展到现代的丰富多样,个性特征明显。工笔人物画以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助线条的粗细长短、方圆曲直,用笔的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用墨的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的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充分地展现形体的质量感、动态感和空间感。西方绘画以色彩来表现画面,而中国绘画以线来表现物象,此外西方绘画也受到中国画线的影响,比如在毕加索的画面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大量的线条。
意义的追寻——读韦红燕的重彩作品
作者: 徐恩存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中国工笔画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画展   工笔重彩画   常务理事   意义   博士生导师  
描述: 韦红燕,1958年生于北京,祖籍陕西。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获硕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北京女画家联谊会副会长。绘画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首届、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首届全国壁画大展,第一、二、四、五、六、七、八、九届中国工笔画
我画《新中国诞生》
作者: 唐勇力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重大历史题材   评审委员会   新中国   《开国大典》   重大题材   美术创作   文化部  
描述: 2005年底,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评审委员会决定让我创作"新中国诞生"这个重大题材。董希文先生的油画《开国大典》已经成为经典,现在要用中国工笔画形式画同一个题材,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也是重大历史题材中的重中之重,我是经过一番思虑才接受这一重任的。荣幸之外更多的是巨大压力。参加开国大典的政府官员和社会名家的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