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工笔】搜索到相关结果 660 条
-
“自然意趣”与真性情——读钱玲萍工笔花鸟画之感想
-
作者:
未君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工笔画
画院副院长
工笔重彩画
真性情
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
工笔花鸟画
学会会员
-
描述:
钱玲萍,女,安徽安庆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讲师、未君工作室助教,中国现代国画研究院工笔重彩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北京丹青盛世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作品十余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大展并获奖。每当窗外的树叶稀稀拉拉落下的时候,每当一阵阵劲风从窗外掠过的时候,我们时常会不经意想起一个地方或者一个人,细数着那些层层叠叠的黛瓦粉墙、烟芦云树、小桥流水,一步步走去……所有这些,在艺术家的画里,在摄影家的镜头里,那样亲切和那样欣喜。时光之航,载着一条条有些泛蓝的皖山皖水,从上而下千古流淌。随后,我们的目光
-
拥抱生活 清新雅逸——赵洪琦工笔花鸟画观感
-
作者:
陈白一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民族精神
艺术宝库
现代美术
工笔花鸟画
矿物颜料
中国当代美术
中国画研究院
中国绘画
中国画发展
-
描述:
中国绘画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的明珠,是生长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精神沃土的奇葩。相对于中国画的人物或山水画来讲,花鸟画的历史传统尤为庞大而完备,特别是明清之后,花鸟画的成就曾经几度代表了整个中国画发展成就的高峰。各时代产生的大师们也多为花鸟画家,他们留下了极其丰厚的历史
-
解惑·抒情·立言——谈中国工笔花鸟画家龙潭先生创作观
-
作者:
张小补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大展
《美术报》
中国工笔画
中国美协会员
八大山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
工笔花鸟画
衡阳师范学院
美术观察
创作观
-
描述:
画家龙潭龙潭,1960年出生,湖南祁东县人,198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衡阳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衡阳市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入选入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全国第六、第七届工笔画大展,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展,第六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等20余次展览;多篇论文和国画作品发表于《文艺研究》《美术观察》《美术界》、《美术报》
-
论张艺工笔人物画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品格
-
作者:
王平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大展
工笔人物画
书画艺术
中国工笔画
江苏画刊
张艺
中国水墨画
美术节
艺术语言
中国画发展
-
描述:
画家张艺1998.中国画《红尘》参展首届江苏省美术节,获铜奖并在登于杂志《书画艺术》(1998.6)和《江苏画刊》(1999.1)2003.中国画《临风》在上海"七彩世纪·江苏中国画大展"上获银奖2003.中国画《都市女孩》在"现代都市·中国水墨画大展"中获铜奖2006.中国画《A6教室之一》在"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获优秀作品奖
-
用画笔通往禽鸟的情感世界:浅析许彦花鸟画创作的审美特征
-
作者:
贾德江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画作品
中国工笔画
专业杂志
近现代名家
美术作品展览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写意画
当代中国画
许彦
-
描述:
画家许彦许彦,1964年9月生,教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现任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长沙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长沙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作品入选省级以上美术作品展览或专业杂志、画集,发表作品几百余件,获奖10余件。出版《许彦国画》《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许彦》《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鉴赏花鸟卷——许彦画集》《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票——许彦作品》《许彦花鸟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粹——许彦》。创作的中国画作品《依旧不惊秋》《南国情》等分別被国务院中南海紫光阁、中央军委等政府机关或专业机构收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报》《美术》等多家报刊介绍其艺术成就。对于当代花鸟画的发展与创新,对于花鸟画所能承担的思想含量与表现形式等问题,一直萦绕而苦恼着花鸟画家们。多年来,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画
-
我有生活 “陈”风拂面:著名工笔画家陈白一和他的儿子陈明大、陈明四访谈录
-
作者:
个三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共产主义
中国工笔画
艺术性
体验生活
美术学院
新时代
湖南省
深入生活
中国画
-
描述:
陈白一艺术简介陈白一,原名陈倜,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男,1926年9月生,湖南省邵阳市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毕业于华中高级艺术专科学校。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主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省书画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湖南省白一艺术院理事会主席、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陈白一先生六十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研究,尤其对
-
情注于画 画感于人
-
作者:
陈张书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共产主义
中国工笔画
艺术性
体验生活
美术学院
新时代
湖南省
深入生活
中国画
-
描述:
莫高翔,湖南邵阳人,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工笔画学会顾问、湖南当代中国画创作院副院长。作品《文明的碎片》获全国小幅工笔重彩画艺术展金奖;《金秋》入选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乐园》入选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山花》《瑞雪》《墨竹》等入选全国第十届新人新作展;《秋实》入选全国首届花鸟画展;《生生不许》入选全国首届线描艺术展;《勐仑晨曦》参加“大美西双版纳·全国现代工笔画学术展”;《别梦依稀》获湖南重大历史题材创作银奖;《洞庭秋月》《枯柯鸣禽》《棕林小夜曲》《椰风十里送清香》《凛冽清风捧玉盘》等作品入选“2011艺术湖南——湖南美术精品展”并在北京展出。
-
书画家林凡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人代表
解放军
中国工笔画
副院长
湖南益阳
特聘教授
美术创作
艺术设计
人民大学
东方艺术
-
描述:
林凡,1931年生于湖南益阳,字翊宇。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法人代表,炎黄书画院副院长,解放军美术创作院副院长,人民大学林凡工作室硕士班导师;原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研究员、南开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东方艺术讲座特聘教授;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的专家。毕生从事书画创作和艺术设计,诗文书画兼工,从艺60年中创作水墨、工笔画作品2000余幅,出版有《林凡艺术》《林凡集林》三卷十本等个人作品集30余种,发表艺术论文百余篇,参加各种重要展览100多次并获奖多次,在国内及美、澳、日、港、台等地举办个人画展20多次。
-
林凡与齐己的诗缘
-
作者:
叶梦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己
中国工笔画
艺术论
副院长
湖南益阳
特聘教授
美术创作
艺术设计
东方艺术
白鹭
-
描述:
书画家林凡 林凡,1931年生于湖南益阳,字翊宇。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法人代表,炎黄书画院副院长,解放军美术创作院副院长,人民大学林凡工作室硕士班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的专家。原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研究员、南开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东方艺术讲座特聘教授。毕生从事书画创作和艺术设计,诗文书画兼工,从艺60年中创作水墨、工笔画作品2000余幅,出版有《林凡艺术》、《林凡集林》三卷十本等个人作品集30余种,发表艺术论文百余篇,参加各种重要展览100多次,获奖多次,在国内及美、澳、日、港、台等地举办个人画展20多次。 一 世界上的人和事,都有一定的机缘。 林凡与齐己。两个益阳人,相隔一千年。一个是唐代高僧,诗歌巨子;一个是当代画家,以工笔重彩闻名于世。林凡与齐己,有千年隔世诗缘。 结缘的契机在白鹭。那是一只从晚唐飞来的千年不死的灵鸟。 在林凡的花鸟画中,白鹭很见功夫。林凡童年在益阳乡居的日子:“漠漠水田飞白鹭”的诗境融入他的心灵。他回忆:推窗一望,田里尽是白鹭。风吹稻叶翻飞,白鹭就像一颗一颗钉子。
-
名家评郑小娟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湖南长沙
湖南省
表现形式
作品
地域特征
副主席
美术馆
中国美术
大学毕业
-
描述: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如果说“温和”是小娟的绘画给人的一种感受,那么这种感受则是凭借她的精心传达而获得的,她的精心并不是工笔的细致,而是对生活的熟知;她的精心也不是工笔的刻意,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自然流露,正如她在电影《周恩来》中令专家倾倒的表演。小娟显然没有完全放弃她已经熟练的装饰语言,而是去掉了装饰绘画中的结体方式和表现形式,更多地吸收了传统文人画的审美意趣,变刻意的描绘为率真的写画,应该说工笔画弃工而入写,是一种境界的提升,而不是一种技法的转变。 杨力舟(中国美协副主席) 郑小娟一直坚持画湖南的民族风情,她的画非常有诗意,她追求传统工笔画技巧和现代绘画的形式感的结合,她对现代生活的认识与表现形式的装饰性,加上高野的色调,她追求色调的气氛,所以,感到她的作品富有精神内涵,手法纯熟,有现代感。 孙志钧(首都师大美术学院院长) 郑老师是工笔画代表人物,她作为湖南工笔画的领军人物是不可置疑的。首先,她的画面上呈现的是一种传统和现代以及地域特征的结合,很完美。刚才谈到郑老师的画体现了楚文化的特征,从她的色彩、她的符号,尤其像壁画类的装饰性,又是具体的符号,又是象征性的,包括敦煌壁画的一些因素,我觉得都在她的作品中体现出来,但又不是很直接的运用,比如说她画人物的那种光的感觉,在敦煌早期的壁画也有这种感觉,这种传统的意义不光是工笔画的传统,更多是我们中国文化、中国传统艺术里面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