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山水】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贵州书画作品选张润生作品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副院长
中共党员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学术活动
书画
中国山水画
作品欣赏
-
描述:
张润生,男,汉族,1946年1月生,山东莘县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先后任贵州国画院副秘书长、副院长、院长,贵州美协名誉主席,贵州省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等职。2005年被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
“兴”与中国山水画对陶瓷艺术发展的影响
-
作者:
徐易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兴
陶瓷艺术
逸气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从中国古典美学角度来看,“兴”是审美活动的开始,可以标明审美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的本质,是一切艺术活动的来源。中国山水画作为我国一种独有的绘画形式,在中外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兴”是中国山水画创作艺术的本源,将绘画音乐化,将空间时间化,讲宇宙心灵化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只有在中国山水画发展起来之后才得到了具体的落实。中国山水画与陶瓷艺术都属于艺术种类,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借鉴融合。中国山水画注重写意,是一种不受局限的艺术表达,在陶瓷艺术创作中也多为可见山水题材的陶瓷作品,陶瓷艺术家们也多为喜爱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艺术见解。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符号”对陶瓷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经久不衰的。
-
看“青”便知“山”
-
作者:
屈婷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家
绘画样式
工笔重彩
青绿山水画
“山”
中国当代
“青”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青绿山水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绘画样式,不仅是山水画无可争议的古典形态,而且也是典型的工笔重彩形式,它用呈色稳定、经久不变的矿物质颜料如石青、石绿、石黄、赭石等诸色创作山川,描绘出青绿相映、富丽堂皇的祖国大好河山,开辟了我国绘画历史上着色山水的先河。青绿山水曾一度作为宫廷绘画服务于皇室,在隋唐时期兴盛繁荣,于南宋时期再度达到高峰,直至五代之后,随着水墨画的兴起和文人画的逐步成熟,加之明代董其昌“南北宗论”的提出,山水画家对工笔附色的青绿山水逐渐淡漠,青绿山水遭到了一定程度抑制与文人轻视,不再占据山水画的主流位置。但其在整体历史发展中,依然以严谨的形象塑造,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吸引着历代山水画家对其探索与发展传承,青绿山水虽被一定程度上地边缘化但从未断流,如今,当代青绿山水画以全新的时代风貌又“大肆”活跃于中国当代山水画坛,而在这个绘画风格接受标准,尤其是大众审美趋向大有变化的当下,青绿山水表现出来的新貌与生气,能否一改边缘化的局面?更重要的是,这种发展与变革能否为整个中国山水画勾勒出一幅新的时代蓝图,这便是以“广泛之问卷、深度之专访”的形制,来深度探究真实的艺术圈现状与动向的“问调”栏目所要给出的答案。
-
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油画的空间意识比较研究
-
作者:
徐晨曦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风景油画
空间意识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空间意识是构成画面审美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的空间意识的差异性在于:中国山水画的视点是移动的、多方位的,而芡洲风景油画则反之;中国山水画用“空白”来表现空间意识,而欧洲风景油画则用“模糊”来表现。
-
当代“笔墨”谈
-
作者:
龚梦旻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98年
美术界
油画风景
当代
中国画
“笔墨”
中国山水画
发表论文
-
描述:
1992年,吴冠中在香港《明报周刊》发表了一篇在美术界引起广泛注意的文章《笔墨等于零》。其“笔墨等于零”的观点在媒体的渲染、传播之中,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画“笔墨”的大讨论。万青力在《名家翰墨》发表文蠹《无笔无墨等于零》以示不同的意见。哪怕在6年之后,有关于“笔墨”的探讨依然不绝于耳。张仃在1998年的北京“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大展”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守住中国画的底线》,就“笔墨等于零”的问题予以正面回应,并提出了高于“笔墨”的另一个层面上的重要问题,这就是中国画的底线问题,进而也引发了几乎绵延至今的一系列关于“笔墨”的讨论。
-
试论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
作者:
李冰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段
意境
内涵
价值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意境"不但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在当今的艺术作品中也是关键所在,是彰显艺术美所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尤其是中国的山水画更是讲究"意境",只有充满意境的绘画作品才能称得上是"上品佳作",一幅缺乏意境的作品,就像失去灵魂的人一样,没有任何内涵与思想,根本无法真正引起观赏者的内心共鸣,吸引力也会大大降低。意境是个人感情与客观世界相互交融的结果,既具有现实事物客观存在的一面,又有主观世界虚拟情感的一面,是人与自然相融相合的至高境界。山水画的意境特征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开拓观赏者的想象空间,不仅能够满足观赏者的视觉享受,而且能让其体会到艺术的美丽与魅力。本文从意境的基本内涵出发,深入研究了意境的表现手段,最后探讨了意境的艺术价值
-
中国山水画对当代风景油画创作的影响
-
作者:
吴小燕
来源:
人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风景油画
影响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20世纪初,中国一批早期艺术家赴欧州学习油画,这一时期以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为代表的油画种类在中国盛行。徐悲鸿从画面构图中流露出中国山水情节;刘海粟作品中结合了中国山水画的水墨技法。林风眠在绘画作品中主张中西艺术优势互补,在风景油画中,与中国传统山水意象景色融合。中国当代的画家受中国山水画的影响,形成了独具中国气质的风景油风格,其气息及表现方式处处体现出对中国山水画传统的精神提炼。分析和研究当代风景油画与中国山水画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可以促使我们从更广阔的范围去认识理解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