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山水】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解读“艺术之旅”中的中国元素
-
作者:
郑妍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
当代中国
艺术作品
中国元素
当代艺术
公共空间
干支纪年
中国山水画
公共艺术
-
描述:
展览名称:艺术之旅——中国公共艺术展展览时间:2009年10月至12月展览地点:比利时布鲁塞尔公共空间公共艺术近些年在中国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即便是在中国的学术界,公共艺术也还是一个崭新的、外来的概念和知识范畴,它已不再局限于简单意义上的公共雕塑,或是具有象征意味的装饰品,更非可以批量制造的产品。因此,人们在了解和接受这一新生事物的同时,也在试图赋予公共艺术全新的定义、社会任务和历史使命。
-
徐悲鸿风景油画创作动因管窥
-
作者:
李文秋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重要地位
康有为
人物画
中国美术史
变革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徐悲鸿
油画
-
描述:
徐悲鸿无疑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一生创作颇丰,绘制了大量的油画、中国画、水彩、素描、速写等,题材涉及人物、风景、山水、花鸟、静物等诸多方面。长期以来,研究者的兴趣点主要集中于其人物画,而对徐悲鸿其他题材的绘画不甚关注,尤其是风景油画。事实上,徐悲鸿的风景油画不仅具有较大
-
回归自然 真诚创造:写在“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开幕之际
-
作者:
张祖英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艺术表现力
艺术比较
自然与人
人文关怀
优秀作品
当代
艺术语言
中国山水画
中国油画
-
描述:
1998年举办的"’98国际美术年——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是从东西方艺术比较的角度,研究中国山水画和油画风景的不同创作特色,促进交流、融会和以多样探索为主旨的大型系列展览,此展在北京展出后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当时就有不少业内人士热忱
-
中西合一的彩墨空间——杨延文山水画解读
-
作者:
康征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传统山水画
西方绘画
艺术家
吴冠中
中国画
绘画空间
山水绘画
审美内涵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以气韵、意境为审美内涵的中国画和以色彩美、形式美为内涵的西方油画成功地婚配,且生下健康活泼的混血婴儿,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自中西绘画有史交流以来,能够成为这一混血婴儿之父的艺术家寥若晨星,以我陋眼之拜观,卓然处期间的不过林风眠、黄永玉、杨延文三人耳。林、黄二老早有公论,此不赘述;杨延文者,其色也达情,其墨也达韵,其笔也通神,虽生于二老之后,却凛凛处其间,飒然大家也。
-
山水与风景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画法
风景
编者按
油画布
自然与人
展览
人文精神
作品
中国山水画
中国美术
-
描述:
编者按:时隔七年之后,"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于2005年7月12日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本届展览延续了上一届的主题"自然与人",希冀在这些作品中让人感受到一种真正的人文精神的弥漫。可以说,早在19世纪末,中国的画家们就开始尝试中西画法的融合运用,我们可以在
-
程式与意象
-
作者:
王镛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丘壑
创作倾向
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
笔墨程式
写生
意象
中国山水画
水墨山水
-
描述:
重视笔墨程式与追求表现意象,似乎是本次展览当代中国水墨山水与油画风景两种不同形式的创作的主要倾向。而这两种不同的创作倾向又都是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在复兴传统的路上可谓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