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下五彩】搜索到相关结果 229 条
-
陆军
-
作者:
陆军
来源:
艺术沙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下五彩
釉上彩
瓷板
-
描述:
陆军
-
浅析釉中彩的发展之路
-
作者:
黄凯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下五彩
中国陶瓷
青釉
陶瓷艺术家
玲珑瓷
瓷都
釉中彩
高温快烧颜料
景德镇陶瓷
中国瓷器
-
描述:
“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生活在景德镇,从事着陶瓷工作,感觉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生活了,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扎根在这里,学习和品味这里的陶瓷艺术。景德镇是无可争辩的千年瓷都。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用智慧灵巧的双手,用泥土和火,把瓷都景德镇营造成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陶瓷已有3000多年历史,一部古代的中国瓷器史,亦是一部传
-
文来阁徐雪斌陶瓷艺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下五彩
中国陶瓷
青釉
陶瓷艺术家
玲珑瓷
瓷都
釉中彩
高温快烧颜料
景德镇陶瓷
中国瓷器
-
描述:
徐雪斌江西景德镇人,聋人,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现为教授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陶艺高级技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残疾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理事,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
首届江西省原创工艺美术大师严扬平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下五彩
中国陶瓷
青釉
陶瓷艺术家
玲珑瓷
瓷都
釉中彩
高温快烧颜料
景德镇陶瓷
中国瓷器
-
描述:
严扬平1977年出生,江西省鄱阳人,自幼酷爱美术,江西省原创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家。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景德镇高级职称评委,昌南红画院艺术总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陶瓷馆特聘画师。
-
陶润文·作品欣赏
-
作者:
陶润文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湖南醴陵
汪东兴
釉下五彩
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陶瓷
中共中央办公厅
陶瓷艺术家
釉中彩
陶瓷研究所
学术交流
-
描述:
1975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下达生产毛瓷7501的指令,当时轻工部陶瓷研究所在临川采集了10余吨滑石子珍贵泥料进行秘密研发,瓷温在1260℃~1300℃左右成瓷,采用了釉中彩的工艺流程,堪称当代瓷王,时境过造,2013年春中国陶瓷博览会在景德镇召开,湖南醴陵陶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千山先生与陶瓷艺术家陶润文前往景德镇进行陶研学术交流,在偶而遇见当年7501瓷研发前辈
-
醴陵釉下五彩造型与装饰的和谐性分析
-
作者:
王清友
褚兴彪
来源: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醴陵
釉下五彩
-
描述:
科技的进步,有利于人们对陶瓷材料的把握,也有利于对陶瓷烧制技术的改进,但是作为一个陶瓷品种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还在于艺术意识的提高。借鉴中国陶瓷发展的优良传统,从造型、纹样、审美等几个方面进行和谐有机的结合,从而创造出更加符合现代入审美的陶瓷作品。
-
论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商业秘密保护
-
作者:
文亭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业秘密
烧制技艺
醴陵釉下五彩瓷
-
描述: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以传统手工艺为生产方式的工艺瓷,需经口传心授,其中色釉料配方和拉坯技术都属商业秘密,也是商业价值的体现所在。随着时代的变迁,醴陵市的陶瓷老艺人所剩无几,大师级人物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意识,更好地总结与传承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显得尤为重要。
-
论陶瓷装饰艺术的历史沿革与创新发展
-
作者:
张化祥
来源:
现代装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釉下五彩
表面压
莲瓣纹
陶瓷装饰艺术
陶瓷工艺美术
釉下彩
装饰手法
陶衣
压印
-
描述:
陶瓷装饰艺术从新石器时代制陶开始,时至今日,经历从无到有、从单色到多彩、从技巧的单一性到综合装饰,逐渐成为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迸发出勃勃生机。让我们以时间为序,试着了解陶瓷装饰艺术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迁。新石器时代其一用砾石或骨器在陶器表面压磨,使表面发亮,称为磨光;其二用泥浆施加于陶器表面,烧好以后表面就附着一层"陶衣",也叫"色衣";其三纹饰,有压印、拍印、刻划、彩绘(彩陶)、附加堆
-
艺术生活化观念对醴陵瓷器产品创新设计的影响
-
作者:
游兰兰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生活
釉下五彩
产品创新设计
醴陵市
印坯
陶瓷艺术家
审美艺术
在路上
人性化关怀
外部造型
-
描述:
1.艺术生活化观念在当代的意义与价值大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艺术和生活之间开始发生微妙变化,大体趋向于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艺术化,或者说艺术与生活趋于一同。艺术生活化观念是当代和谐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