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电影《至爱梵高》的陌生化与艺术创新
作者: 郭美娜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转换   陌生化   艺术创新   《至爱梵高》  
描述: 电影《至爱梵高》以新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一场“手绘油画”的电影,通过对之前以“梵高”为主题的影片和电影《至爱梵高》相比较分析,并且得出电影《至爱梵高》这种形式转换和电影“陌生化”上所体现的意义重构和艺术价值。但是只有适度并且合理的去运用形式才能更好的展现内容主题,故对于电影中形式运用的度也值得我们思考和把握,同时对于像艺术家传记这种类型的电影,这种形式的运用是一种借鉴,也不乏可以尝试把这种想法运用到其它艺术领域。
艺术简历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转换   陌生化   艺术创新   《至爱梵高》  
描述: 缪志刚,男,1968年2月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教于北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 作品名称:《往事日记之三》布面油画,140×180cm 2016年 作品名称:《往事日记之四》布面油画,140×180cm 2016年 作品名稱:《往事日记之一》布面油画,140
从确认自身到解体自身
作者: 努尔买买提·俄力玛洪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转换   陌生化   艺术创新   《至爱梵高》  
描述: 艺术从确认自身到解体自身在当代艺术学者看来便是整个艺术史。油画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前期的艺术体验、生活实践等是后期艺术创作的主要思想来源。艺术家思想贯穿于整个油画的创作实践,并在油画作品中得到深刻昭示。艺术家的思想在油画中也就体现为艺术家的个人风格,这些思想在艺术家长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逐步成熟,形成艺术家的个人风格。
彭治力作品
作者: 彭治力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转换   陌生化   艺术创新   《至爱梵高》  
描述: 彭治力作品
《沉浮》
作者: 蒋李维婕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转换   陌生化   艺术创新   《至爱梵高》  
描述: 本文以米雷斯的油画作品《奥菲利亚之死》为基础,在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是文中一个微小的角色,她的可怜代表着当时社会女性的可怜,她只能听从男性服从男性,没有自己的自由,没有为自己争取权利,又在多重打击下失去了自我,这是多么的可悲。现代是不一样的社会了,但是如果依旧出现像奥菲利亚的情况,那就是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了。
高处的坚韧与苦涩的诗意
作者: 刘剑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转换   陌生化   艺术创新   《至爱梵高》  
描述: 在耿翊的油画作品中,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是以《息烽新田村》为突破点的一系列风景画。这一触动也许是出于个人的偏好,或者说,是我积淀到无意识深渊里去的童年经验被他的这系列作品激活;准确地说,是童年的乡村经验与他作品的一次碰撞让我听到土地的心声。 当我看到这幅画时,突然被画面撞击到内心,他把我在贵州农村生活多年的体验画了出来:苦涩的诗意。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