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四书》】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明代中叶文人的一座浮雕 ──读袁仁琮《王阳明》
-
作者:
龙光沛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书》
袁仁琮
明代
《五经》
思想统治
理学
-
描述:
明朝是理学的全盛时代。明太祖和明成祖比宋元的君主更善于利用程朱理学来实行封建专制的思想统治。从私塾到国子监的学生,只许读经过朱熹等人注释的《四书》、《五经》,外加明太祖“御制”的《大诰》。然而,思想总要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就在朱熹被捧得比孔子还高明的明中叶,出现了王阳明的“王学”。这派学者不满于朱熹“穷理居敬”之类教条的僵硬和繁琐,以佛教禅宗的语言,孟子的学理,陆九渊的“心说”,作为判断天理人性的是非标准;
-
徐悲鸿与油画艺术
-
作者:
李强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书》
《书》
亭桥
江苏宜兴
油画家
油画艺术
中西绘画
田横五百士
底层社会
中国油画
-
描述: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屺亭桥镇人。六岁跟随父亲读书识字,九岁就学完了《诗》《书》《易》《礼》《四书》《左传》,之后便开始学画,十岁时就已能给父亲的画作敷色,并为乡亲们写春联了。十三岁便与父亲开始了流浪江湖的卖画生涯。幼年江湖卖艺的生涯使他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底层社会和劳动人民,他不仅了解和同情人民的苦难,而且也知道了很多
-
徐悲鸿与油画艺术
-
作者:
李强
来源:
大众文艺(学术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书》
油画艺术
不平等条约
帝国主义
清朝政府
《左传》
甲午海战
徐悲鸿
-
描述: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屺亭桥镇人。六岁跟随父亲读书识字,九岁就学完了《诗》《书》《易》《礼》《四书》《左传》,之后便开始学画,十岁时就已能给父亲的画作敷色,并为乡亲们写春联了。十三岁便与父亲开始了流浪江湖的卖画生涯。在徐悲鸿先生出生的那一年,正值甲午海战的次年,腐败的清朝政府与帝国主义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