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华尔街日报》】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世界艺术品市场:“疯狂”的中国买家
-
作者:
甘子玲
来源:
看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尔街日报》
印象派画家
拍卖会
艺术品市场
“疯狂”
买家
中国瓷器
世界
-
描述:
在今年4月份落幕的香港首轮春季拍卖会上,中国收藏家刘益谦以2.8亿港元拍下玫茵堂珍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的拍卖纪录。一个月后,中国买家在太平洋彼端的艺术市场上的表现也同样受到关注。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8日报道,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位中国买家以2700万美元(约合1.6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得法国印象派画家克洛德·莫奈的一幅名画《睡莲》。
-
一张错误榜单背后的价值
-
作者:
方晓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市场
忽略
《华尔街日报》
张错
习惯性
价值
财经资讯
媒体报道
-
描述:
杰出画家拉斐尔(Raphael)的素描作品《缪斯肖像》(见左图1,Head ofa Muse),其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中以4800万美元成交。★★★★ 排名第二的是野兽派创始人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
-
今生:中国藏家能否收藏世界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市场
忽略
《华尔街日报》
张错
习惯性
价值
财经资讯
媒体报道
-
描述:
印象派、野兽派、结构主义、立体主义……也许有人认为这些纯粹舶来的艺术流派与中国藏家距离还很遥远,其实不然,已经有业内人士明确提出,现在不少中国藏家已具备了欣赏与购藏西方艺术品的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批颇具实力的收藏新贵已经出现,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不仅富有,并且具有国际视野,收藏西方艺术品不仅使他们的资金有了合理流向,也能彰显个人独特的品位……各方面信息都表明,西方艺术品已经离中国藏家很近。 从投资角度来看,购藏西方大师的作品是不错的选择。印象派大师雷诺阿的《花园中的女人》,2007年拍出了1220万美元,而在2004年,这幅画的价格还是820万美元;不久前刚刚在纽约打破这一记录的毕加索作品《裸体、绿叶和半身像》,今天的价格高达1065亿美元,在1951年,这幅画的成交价为1.98万美元。西方艺术品在业已成熟的市场条件下已经成为了另一大投资门类,而且回报颇丰。另外,中国有实力购藏西方中高端艺术品的人并不少。据《2010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5.5万位亿万富豪。将数据进一步细分,会发现中国内地现在已有1900位十亿富豪和140位百亿富豪。 一位资深媒体人士介绍,西方艺术品收藏在中国内地仅是刚刚开始,不光没有几个内地藏家手里有“毕加索”、“马蒂斯”,连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里收藏的西方艺术大师作品也屈指可数。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开始购藏西方艺术品不仅可以凸显藏家的与众不同,还可以成为避开国内收藏盲点的第一批人。 即使中国书画与西方版画、雕塑的价格没有太大可比性,但是起码有一个信息传递出来:用购买中国艺术品的钱,足够购买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随着天价中国古代书画与中国近现代书画频繁诞生,1000万元几乎已经成了国内高端艺术品的“入门价”。这样的价位已经可以买到不少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如在今年6月落幕的伦敦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拍卖会上,1000万元已经可以买到毕加索的画作《Buste de femme》(成交价66万英镑,约660万元人民币)了。相比之下,齐白石、张大干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存世较多,市场流通的也不少见,而大部分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不仅存世量要小得多,在市场流通的数量更少。 一一节选自《中国收藏》2010年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