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加莱义民》】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失败的荣耀:罗丹之《巴尔扎克像》
-
作者:
朱晓云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巴尔扎克
《青铜时代》
《加莱义民》
雕塑艺术
罗丹
现代雕塑
失败
-
描述:
如果说,罗丹的事业始于《青铜时代》,成熟于《地狱之门》《加莱义民》,乃至《维克多·雨果纪念像》,那么标志其问鼎西方雕塑艺术巅峰的则非《巴尔扎克像》莫属。这件世纪之交的雕塑,是罗丹花费7年创作,19年等待,辞世22年终于获得官方认可的传世之作,命运的坎坷恰恰映射其肩负的为20世纪现代雕塑开辟道路任务之艰。
-
罗丹百年作品展在巴黎大皇宫展出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展
《思想者》
法国巴黎
皇宫
《加莱义民》
罗丹
现代雕塑
代表作
-
描述:
为纪念现代雕塑之父奥古斯特·罗丹逝世100周年.法国巴黎大皇宫博物馆精选包括《思想者》《吻》《加莱义民》等在内的罗丹最著名代表作,举办了一场罗丹百年作品展。
-
从《加莱义民》到《深圳人的一天》——关于公共艺术的思考
-
作者:
杨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深圳人的一天》
创作题材
创作观念
艺术形态
《加莱义民》
雕塑
公共艺术
-
描述:
在雕塑史上,罗丹也许是第一个想让雕塑走下基座的人。他在创作《加莱义民》时,曾设想把这组与真人等大的群像直接放在地面而不是高高的基座上,以便使市民感到那6位加莱英雄就在他们身边。罗丹的设想在那个年代显然不可能被完全接受,经过协商,这件作品最终被放在一个较矮的基座上。这件雕塑位于加莱市,以纪念14世纪法国与英军的战争中,6个
-
形体美与精神美的统一——浅论《加莱义民》艺术本质
-
作者:
罗拓
来源:
中外交流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本质
《加莱义民》
美
-
描述:
加莱是法国北部靠近英吉利海峡的一个城市.《加莱义民》这件作品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心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