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眼球经济”】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并非只以“形”胜
-
作者:
蔡富军
来源:
上海支部生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球经济”
“形”
文化传承
韩国
外形
世博会
视觉冲击
文字
-
描述:
韩国馆给人最直观的视觉冲击是韩文组成的外形:近看展馆有无数的韩文字母,五彩斑斓;远看则有若干大的字母相连接而成整个馆体,造型独特。这样的外形,让人感觉非常韩国,犹如一个鲜明的文化标签。在这个视觉优先,所谓“眼球经济”的时代,这样的创意颇具特色,也可谓一个推介本国文字的巨大作品。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字的凸显,总是有利于文化的一件好事。韩国将其文字外形呈现在世博会的舞台上,其用心可见一斑。
-
愿,生如夏花(等4篇)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支部生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球经济”
“形”
文化传承
韩国
外形
世博会
视觉冲击
文字
-
描述:
本刊世博记者 刘功润 生命总有圆缺,他们有的看不见,有的听不见,有的行动不便;生命总有梦想,他们于黑暗中体昧光明,于无声中感悟音律,于残缺中寻求完美。他们,是残疾人;他们,一样渴望拥有生命的阳光和温暖。 美国著名的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用手触摸着完成了对芝加哥世博会的参观,之后她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名篇中深情写道: “我会把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因为在那里,会有世界的光明,会看到世界的未来和希望……”多年后,她的夙愿在上海世博会得到了回响——以残疾人为主题的“生命阳光馆”,开启了世界博览会近160年的历史先河。 当记者慕名走进位于上海世博园区主题馆内的“生命阳光馆”,每前进一步,都不由对“生命”多了一份理解和感动:门口,两位残疾人志愿者笑容满面地迎客;展馆大厅中,不时传来优美的琴声,那是盲人钢琴家在专情演奏; “生命墙”浮雕上,人们舒展着肢体无声地表达着生命的顽强;展馆的另一面墙上,100只能活动的假手晃动“手”中的镜子,奇妙地组合映射出一个“动”字。 在“天视奇观”体验区,随着身后厚厚遮光幕帘的垂落,眼前顿时一片漆黑。记者右手搭在前面游人的肩头,左手细细触摸凹凸不平的墙壁,身后的讲解员不停地解说着,哪里是东方明珠,哪里是城隍庙九曲桥,忽又走上船的甲板感受迎面而来的清凉海风,渐而踏入了竹林……一段神奇的画卷在手掌中徐徐展开,体验区的尽头,游客还可听到一场盲人“有声足球”赛,两位盲人运动员的每一次传球、带球、射门,都让人心随之颤动。 每位进馆的游客,都会得到名为“阳光鸟”的生命阳光馆吉祥物。 “阳光鸟”的形体围成一轮旭日,尾部羽毛形如日珥,呈火焰状,象征着阳光的普照、生活的激情和人类对生命的赞美。但愿,所有的生命,都如同夏花般绚烂、美丽。● 并非只以“形”胜 本刊世博记者 蔡富军 韩国馆给人最直观的视觉冲击是韩文组成的外形:近看展馆有无数的韩文字母,五彩斑斓;远看则有若干大的字母相连接而成整个馆体,造型独特。这样的外形,让人感觉非常韩国,犹如一个鲜明的文化标签。在这个视觉优先,所谓“眼球经济”的时代,这样的创意颇具特色,也可谓一个推介本国文字的巨大作品。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字的凸显,总是有利于文化的一件好事。韩国将其文字外形呈现在世博会的舞台上,其用心可见一斑。 韩国馆虽以韩文字母为外形,但并非只以“形”胜,其间还有意义所在。那就是他们追求“沟通、融合”的文化内涵。这样的内涵,处处可见。例如底层大多是开放空间,没有门窗,展现他们的开放与包容。这是简单的空间讲述内在的感情,以少胜多,虚空胜满。若是细心观察,会发现底层地面的地砖拼成了地图模样。据介绍,那是韩国首都首尔地图。将浓缩的韩国城市以地图形式移转到上海世博会,展现了城市之间交流的愿景。再如,上下层间的电梯,黑色连接在五彩之间,色彩的反差,似乎突出了连接和沟通的味道。 世博园区的每个馆都是用心之作。用心之作也需要用心来观看。是的,每个馆的外形都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地被呈现,相对容易看到。但内含的意义则忽隐忽现,需要认真去体会。形与意,别偏废。● 谁是宇宙的中心? 本刊世博记者鲍伊琳 走进世界气象馆,你会发现自己有多么渺小。 世界气象馆是一栋像云 样的建筑,场馆外墙的喷雾设置能让整个馆犹如 朵真正的云彩。每一位走进气象馆参观的游客都能在“云中漫步”,从设计成“升空热气球”的电梯开始,旅程刚刚起步,生命却在“小球大世界”的球型屏幕中显得异常柔弱。 馆内具有魔幻色彩的“气候变化云廊”,以“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责任”为主线,参观者可以通过它详细了解到全球气候变化给城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危害。 “云廊”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去倡导一种健康绿色的城市生活方式,从身边小事做起,节能减排,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灾难将是非常可怕、不可逆转的。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因为宇宙无垠,所以没有中心;可是,正因为宇宙无垠,我和你,就是宇宙的中心。 你听过“蝴蝶效应”么?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就可能给遥远的国家造成一场飓风。是的,我们的选择,我们的取舍,我们的创造与毁灭,决定着这个世界的未来。 所以,我们才是宇宙的中心。 走出世界气象馆,你最终会发现自己有多么伟大。■ 体验“和谐都市” 本刊世博记者 钱晨祎 世博会里的外国场馆特色不同、各有千秋。而德国馆从科技、规划、人文、理念等诸多方面诠释了“和喈都市”的主题,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国馆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整个展馆呈不规则状,钢筋骨架外覆以浅灰色网状薄膜,表面十分平整,线条简洁有力,无论是色彩和外形上都透露着低调的理性与硬朗。 作为空间建筑雕塑体的德国馆,每一建筑体单看好像失之于稳,但是当各个部分构成了一个整体时,便相辅相成。展馆建筑主体构成了展馆外景区的 方天棚,既可避雨又可遮阳。这种设计法形成了一种内外空间、光与影、人工与自然、都市风光与田园风景之间引入入胜的交替更迭,让人流连。 而当参观者穿行于德国馆精心设计的各个展区,又像是进入了不同的城区生活空间,人们时而漫步在鸟语花香的城市花园,时而步入现代化气息浓厚的高科技工厂,时而徜徉在充满创意和活力的文化艺术坊。在德国馆内,参观者可以看到德国从经济、科研和发展的角度为日益增多的城市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德国馆最吸引入的地方是位于“动力之源”展厅的一个金属巨球。这个巨球由斯图加特大学等单位研制,直径3米,重1.2吨,外表安装有40万个发光二极管, 个特殊驱动装置能够对外来亩响产生反应。如果几百名观众一齐大声呼喊,将使金属球进入剧烈摆动状态,这时厅内将显示德国和世界各地的精彩影像,表现城市生活的非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