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马尔柯夫链在陶瓷产品市场预测与决策中的应用
作者: 刘伟洁   詹棠森   来源: 办公自动化(综合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移概率矩阵   马尔柯夫链   市场预测   市场占有率  
描述: 对销售市场来说,影响陶瓷产品销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的因素,同时还有外界的随机因素,这些因素会造成陶瓷商品销售量很大的波动幅度,用简单的回归方法难以预测,而马尔柯夫链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马尔柯夫链理论对陶瓷产品销售市场的未来趋势进行建模,分析陶瓷产品在市场上的状态分布,得到了比较稳定的预测值,从而为提高陶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预测能力及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尔柯夫链初探
作者: 刘伟洁   刘树飞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移概率矩阵   马尔柯夫链   市场占有率  
描述: 本文中,笔者利用所学的马尔柯夫链理论对销售市场的占有率进行建模分析,得到市场占有率的平衡状态,与大家共同学习。
罐里斗乾坤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移概率矩阵   马尔柯夫链   市场占有率  
描述: 一张方桌,一个圆盆,两只蟋蟀,人们围拢一处大呼小叫,加油喝彩,兴奋忘我好不热闹,比起盆内殊死搏斗的激烈气氛有过之而无不及。比情此景如今少能见到,但在古代,斗蟋蟀却是宫廷苑囿里、市井茶坊间随处上演的好戏,乐此不疲之人不分贫富贵贱。 小小蟋蟀,中外皆有,但斗蟋蟀却是中国人的专利,如果从宋代开始兴起算,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凡虫带来的快乐已经延续了1000年。长久相伴,经验积累,古人在享受斗蟋乐趣的同时,对蟋蟀的研究更是细致深入,从捕捉、选虫、调养、实战到器具的制作、选用,讲究颇多,不仅留下了经典,更形成了文化。过去的“常胜将军”已不可见,但林林总总的蟋蟀罐却流传了下来,要想探求古人的这番乐趣,追寻文化的脉络,蟋蟀罐可以说是最好的媒介。 五代时期王仁裕所著《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提贮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虽然关于这一时期斗蟋蟀的记载几乎没有,但从当时全国流行斗鸡的风尚推测,斗蟋蟀也在情理之中。到了南宋时期,斗蟋蟀之风已经大为盛行,词人姜夔《咏蟋蟀》的序中说:“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二三十万枚致一投。” 南宋从来不缺少奇人,即使政治上无能、军事上软弱,但在玩上却是独具造诣,一代权相贾似道正是此中“佼佼者”。他不仅酷爱斗蟋蟀,而且还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蟋蟀专著《促织经》,书中阐述了蟋蟀在斗性上的差异,蟋蟀喂养调理的要点,各种蟋蟀外伤内疾的治疗,以及选盆用器的要领等等。后来的《虫经》、《蟋蟀谱》等著作均按此格局延续下来,可见此人此书在斗蟋界的地位非同一般。 斗蟋娱情本无可厚非,但可惜的是,这位“蟋蟀宰相”过于沉迷此道,甚至在北人大举南侵,襄阳城被围的紧要关头,他竟然还在“与群妾踞地斗蟋蟀”, 置边递不闻。虽然贾似道对蟋蟀文化的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但他也因为斗蟋蟀而落下了“玩虫误国”的千古骂名。 宰相尚且如此,民间的斗蟋风气可想而知。据载,每到秋天蟋蟀出没之际,临安的官巷南北作市斗蟋蟀便开始了,有的蟋蟀能斗赢三两个,便能卖上一两贯钱,生得大、长于斗的蟋蟀更是身价百倍。宋代《西湖老人繁胜录》中有这样的描述:“促织盛出,都民好养,或用银丝为笼,或作楼台为笼,或黑退光笼,或瓦盆竹笼,或金漆笼,板笼甚多。”这表明当时的人们不仅斗蟋盛行,对蟋蟀用具也是相当讲究的。 镇江南宋古墓出土的三具过笼是当时斗蟋风尚的一个佐证,这三件现知最早的蟋蟀用具,均为陶质,从形制上看和目前仍在使用的没什么区别。小小过笼被带入坟墓,足见主人对斗蟋蟀喜爱非常。据王世襄《秋虫篇》所言,宋代蟋蟀盆至今只见图像,未见实物,明代万历间刊行的《鼎新图像虫经》中绘出的宣和盆、平章盆可理解为宋器。 “蟋蟀宰相”还不算什么,后来者更有一个“促织天子”,宰相留下的是经典教科书《促织经》,而皇帝则打造出了众多玩家、藏家毕生追求的“宣德罐”。 宣德皇帝朱瞻基,生逢太平盛世,从小就喜欢斗蟋蟀,即位之后更是利用职务之便,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进献,大肆搜罗善斗良虫,致使一条好蟋蟀价至数十金。《万历野获编》云:“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干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耍。’此语至今犹传。”更有甚者,捕蟋蟀曾一度和军中取俘首级等功,人们可以借此升官发财,搅得全国上下鸡犬不宁。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明末袁宏道《促织志》中记载:“京师人至七八月,家家皆养促织……瓦盆泥罐遍市井皆是,不论老幼男女皆引斗以为乐。”到了清代,斗蟋更加兴旺,虽然清初统治者一再严令禁止斗蟋蟀,然而终不能绝,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这一时期,从宫廷到民间,从城市到穷乡僻壤,从帝王将相、社会名流、文人雅土到学堂儿童,善养善斗者千千万万。至清末,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设有蟋蟀场,而且从《金陵野史》中“斗之有场,盛之有器,掌之有人”的记载看,其时已建立了完善的斗蟋蟀管理制度,斗前要给蟋蟀称重,分不同重量级别相斗,赌场抽赌金十分之一或之二。 真正的玩家不仅对养蟋蟀、斗蟋蟀有着十分严格的讲究,对其用具亦求尽善尽美。由宋至明,蟋蟀罐等虫具的制作工艺也逐渐成熟且愈加精湛,而且由一种单纯的实用工具,变为了极其精美高雅的艺术品。这些罐的制作,除了为适应蟋蟀的生活习性而注意它的大小、厚薄、深浅外,还极讲究式样、图案方面的多样和美观,而质地更有陶、瓷、玉、石、雕漆、戗金、缸釉等多种类别。这其中,宣德年间所造“宣德罐”最为珍贵,《万历野荻编》云:“今宣窑蟋蟀盆甚珍重,其价不减宣和盆也。”可知在明末,宣德朝蟋蟀罐就已经是争相追捧的名品瓦 但遗憾的是,流传至今的宣德蟋蟀罐已成凤毛麟角。根据刘新园《明宣德官窑蟋蟀罐》一书中介绍,传世至今并有记录的宣德官窑蟋蟀罐共有3件,一件为故宫旧藏的宣德晚期青花牡丹纹蟋蟀罐,一件为日本户栗美术馆藏宜德晚期青花天马纹蟋蟀罐,另一件为1989年11月苏富比拍卖公司《中国艺术品目录》中刊出的宣德黄地青花瓜果纹蟋蟀罐。如果加上景德镇御窑厂出土复原的20多件,即使难免有散落民间疏漏之器,其数量也属寥寥。 “宣德罐”之所以被人们顶礼膜拜,数量稀少是一方面,其艺术魅力更是无与伦比,这就要从宣德皇帝本人的艺术造诣说起。宣德皇帝本人雅好颇多且才华横溢,书法、绘画、诗词均有流传。据乾隆时所著《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两书记载,传世的朱瞻基书画作品就有31件,其中《瓜鼠图》、《万年松图》、《三阳开泰》、《双猿图》等均极精妙。他的艺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当时瓷器的制作,加上对蟋蟀的偏好,那么出自这一时期的“宣德罐”自然呈现出蟋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也许有人会疑惑,既然宣德皇帝如此钟爱斗蟋蟀,流传下来的“宣德罐”应该数量可观才对啊。据李贤在《天顺目录》中记载,宣德皇帝死后,其母张太后命令将“宫中一切玩奸之物”都废除掉了。看来,“宣德罐”存世稀少当与此大有关联。目前,除了大最新仿之作外,一些藏家手中的款式“大明宣德年制”的古罐,更多的是清代仿品,而就是这样的清仿之作也属珍罕了。 长久以来,对于斗蟋之人而言,除了蟋蟀能够勇战三秋(指白露、秋分、寒露三个节气,这是斗蟋蟀的高潮期)让主人备感荣耀外,最能体现主人身价的当属蟋蟀罐。蟋蟀罐质地多样而且有南北之分,南盆以精巧秀美见长,北盆以厚重质朴见长。所知有限,在此只谈谈北盆。 “宣德罐”无疑是瓷器类中的极品,但从养斗蟋蟀的实用角度来看,陶(泥)蟋蟀罐最佳。因为蟋蟀自古被称作“阴虫”,喜阴暗潮湿,过于干燥对其生长发育不利,只有用陶(泥)盆才符合其生活习性。对于真正讲究之人,好蟋蟀必须养在名工烧制的罐里,生活舒适才能斗志昂扬,众多制罐高手都倾心于陶(泥)罐的制作。自古以来,出自名家之手的蟋蟀罐都身价不菲,其中翘楚当推北方万礼张、赵子玉,据说由赵予玉制作的在清末民初时就值一百现大洋。北京琉璃厂老古玩商中就曾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六只子玉蟋蟀罐换一对道光宫窑粉彩龙凤碗。” 据老玩家讲,万礼张其人,记事不详,只知为明末万礼张。他开创了北盆之先河,完成了由宋代瓦盆向纯泥盆的过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用料半泥半瓦,透气性较好并有一定的保湿性,极适合养虫,所以成为历代玩家、藏家追捧的对象。依王世襄考证万礼张的罐共有九种,主要依罐内款识分别:一、万礼张造,二、白山,三、秋虫大吉,四、永战三秋,五、永站三秋,六、怡情雅玩,七、永远长胜,八、春游秋乐,九、净面光素无款识者。 赵子玉其人,记事也不详,有记载说是康熙时人,此说法有待考证。赵子玉所做之盆,无论从造型上还是从用泥上以及烧制方法上,均可谓空前绝后,达到了北盆制造的顶峰。后来的制盆名家多有仿制,但因其工艺水平之高,用泥独特,后仿者无论从型还是从神上均少有相似者。赵子玉作品素有13种之说,传为:一、古燕赵子玉造,二、淡园主人,三、都人赵子玉制,四、恭信主人盆,五、恭信主人之盆,六、敬斋主人之盆,七、敬斋主人之盆(小),八、韵亭主人之盆,九、闲斋清玩,十、大清康熙年制,十一、乐在其中,十二、全福永胜,十三、净面光素无款识者。 王世襄《秋虫篇》中记载:“赵子玉罐虽名色纷繁,然简而言之,又有共同之特征,即澄泥极细,表面润滑如处子肌肤,有包浆亮,向日映之,仿佛呈绸缎之光而绝无由杂质之反射,出现织细之闪光小点。棱角挺拔,制作精工,盖腔相扣,严丝合缝,行家毋庸过目,手指抚摸已知其真伪。仿制者代有其人,甚至有在古字一横下加弯者,矜持拘谨,不难分辨。民国时大关虽竭力追摹,外形差似而泥质远逊。” 此二位名家所制之罐,年代久远,且在当时多被选为贡品,流传于世者极其稀少,一旦获得即被珍如拱璧。退而求其次,在他们之后众多高手所制之罐也不乏精工巧作之物,在当时乃至今天,也是炙手可热的收藏佳品。据老盆家所讲,连字(连辅鸣)、二和(瑞敬和)、大关、老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