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饰】搜索到相关结果 9774 条
-
谈清代民窑纹样款的装饰性
-
作者:
李静
陈晶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样款
装饰性
利用和吸收
-
描述:
通过对清代民窑纹样款的特征、构图形式、和装饰艺术性的论述,在展现它的装饰美同时,也让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和提升。我们在对古代纹样款的研究中也会有更新的认识,从而在进行现代陶瓷装饰上的创作中,不断的对其进行研究、利用和吸收,同时也宏扬了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文化。
-
明清瓷器上的那些西洋人物图
-
作者:
牟晓林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景德镇
绘画技法
人物图
中西文化交流
外销瓷
人物形象
装饰题材
西洋
中国瓷器
-
描述:
器,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瓷器上的装饰图像更起到了记录、传递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信息的作用。在中西瓷器贸易达到鼎盛期的18世纪,中国瓷器装饰上产生了如西洋人物、花卉、建筑及徽章等种类丰富的西洋图像,正体现了瓷器作为中西艺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的作用。
-
瓷绘的艺术与品格
-
作者:
李砚祖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格
景德镇
陶瓷材料
艺术家
艺术表现
装饰
艺术创作
艺术品位
绘画
作品
-
描述:
以绘画的方式装饰器物十分普遍,如餐具、茶具、酒具等等。而本文所谓的"瓷绘",其作品主要是指以陈设欣赏为目的和功能的瓷类艺术作品,而非批量生产的日用瓷品。
-
谭尧卿陶瓷艺术
-
作者:
谭尧卿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画艺术
花鸟装饰
研究院
技工学校
传统工艺
陶瓷艺术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花鸟装饰。潜心以传统工艺与中国书画艺术融为一体,独树一帜。其作品立意高深,手法别致、构思精巧、布局合理严谨、色调清丽秀美、意境深远、高洁、新奇、凝炼、
-
论清代官窑体系陶瓷装饰的衰落
-
作者:
孙新明
来源:
商业文化(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官窑
官窑体系
-
描述:
官窑,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陶瓷生产的发展方向和主流。雍正时期,官窑将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发展到顶峰。然而,从乾隆中后期开始,官窑陶瓷装饰由高峰逐渐走向低谷。探究其衰微的原因,可以说,封建专主义文化的衰微是导致官窑瓷器衰落的主要动因,人为因素助长了与划定它发展方向。
-
浅谈陶瓷洗护用品设计的创新
-
作者:
陈洪利
来源:
商业文化(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能
陶瓷洗护用品
造型
装饰
创新
-
描述:
产品是为人们生活的不同需要而设计的,设计师的职责就是为人类创造更合理的生存方式。洗护用品作为日用陶瓷的一个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该产品的创新设计更应该被设计师重视。本文从造型、功能、装饰几个方面探讨陶瓷洗护用品设计的创新,以便为洗护用品的发展及探索指明一个方向。
-
中国山水画对粉彩雪景山水的影响
-
作者:
徐英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雪景
民族文化
装饰
中国画
绘画
中国山水画
工艺美术
粉彩
历史悠久
-
描述:
绘画在陶瓷上的装饰自古就有,陶瓷彩绘工艺的形成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就开始发明了原始的瓷器,有了原始瓷器,相应的瓷上装饰也就应运而生。陶瓷与绘画的关系就如同阮生姊妹而血脉相通,同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
-
论清代粉彩轧道装饰的兴起与审美观念变迁的关系
-
作者:
李祖华
李祖强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系
重构
审美观念
轧道装饰
粉彩
-
描述:
粉彩轧道装饰兴起于清代盛世时期,其兴起与清代审美观念的变迁有密切关系。清代满族贵族与汉文化相融合,在盛世奢靡之风下推动了粉彩轧道装饰的兴起,而西方洛可可艺术亦对粉彩轧道装饰的兴起产生显著的影响。
-
论陶瓷雕刻技巧与其他材质雕刻的异同
-
作者:
肖道平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制品
异同
景德镇
中国陶瓷
陶瓷雕塑
材质
现代陶艺
工艺技巧
雕刻艺术
-
描述:
陶瓷雕刻系指以各种可塑粘土采用雕和刻的手法制作各种器物制品,是雕刻艺术中最重要的种类之一。对其探本溯源以及研究其与其他材质雕刻的异同,对于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陶瓷雕塑的工艺技巧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和帮助。
-
佛教对我国古代陶瓷造型与装饰的影响
-
作者:
范世峰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意识形态
陶瓷造型
陶瓷史
风俗习惯
社会秩序
陶瓷文化
藏传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造像
-
描述:
的准则。其渗透性不可避免地与陶瓷文化产生着深刻交集。从我国陶瓷史看,佛教对我国陶瓷的影响不仅在装饰上,在器型上的表现也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一些用于祭祀的器皿更是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