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饰】搜索到相关结果 9774 条
-
柳孜遗址出土的吉州窑瓷器
-
作者:
武可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磁州窑
新发现
遗址
大运河
吉州窑
黄河
装饰手法
瓷器
出土
-
描述:
公元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隋炀帝开凿了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它北起幽州(北京),南到杭州,全长约2700公里,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组成,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是通济渠。1999年淮北市在修筑泗县至永城的公路时,发现了通济渠上一处重要遗址——柳孜遗址。该遗址发掘面积900平
-
谷仓罐的名称、器型及演变
-
作者:
方玉瑞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景德镇
纹饰
闽北
名称
造型
青白瓷
古墓葬
谷仓罐
佛像
-
描述:
建国以来,闽北在考古发掘、基本建设以及古遗迹、占墓葬中出土有大量器型各异、大小不一、时代不同的瓶、仓、罐。这些器物在古玩行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五联罐、五管瓶、堆塑罐、飞鸟人物罐、龙虎瓶、日月瓶、立鸟瓶、皈依
-
浅谈古彩和新彩基本区别
-
作者:
张万莲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格特点
釉
陶瓷艺术
艺术语言
装饰艺术
瓷器
装饰方法
传统装饰
-
描述:
一、来历的区别古彩是一种传统瓷器釉上古老的装饰方法,古彩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它作为一种传统陶瓷艺术,在长期运用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风格特点。古彩,又称
-
赖宗有作品欣赏
-
作者:
赖宗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专业
综合装饰
赖宗有
陶瓷艺术
作品欣赏
师范大学
-
描述:
~~
-
吉祥图案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
作者:
余镇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陶瓷装饰
吉祥图案
审美意识
民族文化
现代文化
题材
传统文化
-
描述:
吉祥题材根植于传统文化当中,代代承传,表现了民族心态,体现了时代特色,我们应很好地加以研究、应用,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融入现代文化与审美意识,
-
介绍《景德镇出土明代宣德官窑稀珍展》
-
作者:
江建新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造型与纹饰
青花斗彩
天青釉
景德镇
官窑瓷器
成化官窑
《聊斋志异》
景德镇陶瓷
宣德
-
描述:
介绍《景德镇出土明代宣德官窑稀珍展》江建新明宣德(公元1426~1135年)官窑瓷器以其胎釉精良、彩饰精美而被誉之为历代官窑之冠。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继12982、1984年发现大量的明初瓷器之后,又于1993年1月在明御厂窑遗址东侧的基建工地上发现...
-
从具象到抽象演变的一个民间艺术范例:景德镇明代民间青花婴戏纹演变过程的考察
-
作者:
曹建文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造型与纹饰
青花斗彩
天青釉
景德镇
官窑瓷器
成化官窑
《聊斋志异》
景德镇陶瓷
宣德
-
描述:
从具象到抽象演变的一个民间艺术范例:景德镇明代民间青花婴戏纹演变过程的考察
-
浅谈肌理在陶瓷首饰中的运用
-
作者:
李昕迪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首饰
运用
肌理
-
描述:
陶瓷首饰是一种特殊的新型首饰,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与其它首饰相比,具有原料取材方便、可塑性高、环保、价廉物美及设计空间大等优点,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拓宽了首饰设计的审美视野。首饰设计者有意
-
景德镇瓷茶具
-
作者:
黄崇焘
来源:
蚕桑茶叶通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青花斗彩
茶具
景德镇瓷
装饰技术
青白瓷
金菊茶
颜色釉
瓷器
茶盅
-
描述:
景德镇瓷茶具黄崇焘(江西省景德镇市茶叶学会333000)国际上管我国为“瓷器之国”,瓷都景德镇,“陶瓷之源,与国齐名”。郭沫若诗“中华号向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英文“China”的意思是中国,也作瓷器之解释,但中国从来不称瓷器为“China”,在...
-
建筑装饰中的瓷砖艺术
-
作者:
喻斐
洪震颐
陈永春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砖
建筑师
建筑装饰材料
田园风格
生活环境
陶瓷艺术
建筑外环境
建筑与环境
室内环境
室内设计
-
描述:
建筑是集人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娱乐环境和行为方式于一体的空间,住宅、商店、学校、剧院等都属于建筑的范畴。不同社会层面和不同的知识结构的人对建筑有不同的诠释:建筑是空间的组合、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居住的机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