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达】搜索到相关结果 3130 条
-
论情感表达在陶艺创作中的意义
-
作者:
蒋瑛
姚永康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现代陶艺
现代艺术
情感表达
创作过程
生物发展
现代人
陶艺创作
-
描述:
人的情感是生物发展和历史社会发展的产物,而现代陶艺不仅仅是对传统陶艺的一种视觉改变,更是现代人丰富的以情感对泥与火的注入。在现代艺术更加观念化,更加个性化的趋势中,现代陶艺抛却过去的束缚,独立地思考与发现,是对物象的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解。在现代陶艺的创作过程中,我充分体会着这种感觉,它不仅是物象的,更是精神的。
-
论手绘表现图对设计师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
作者:
田鸿喜
张敏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绘图
设计理念
电脑效果图
表达
快速
设计表现
设计师
表现形式
手绘表现
手绘效果图
-
描述:
手绘快速表达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在建筑、室内、园林、景观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们除了一些工作创意草图作为工作内部交流以外,也有用相对细致的手绘直接与甲方交流,充分体现了手绘快速效果图在设计
-
工笔·随笔
-
作者:
刘泉义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绘制
中国工笔画
传达
游戏规则
写意画
中国画
制作
线条
精神
-
描述:
苗女的服饰虽是精美富丽、色彩明亮丰富,但传达出的却是朴的感觉,就是这种朴实厚重、美而不妖、华而不贵及浓厚的远古文化气息深深感染了我。于是我创作了第一幅工笔人物画《苗女》,没想到竟然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获了铜奖。经过这次尝试,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也奠定了后来画盛装苗女的基础。用工笔形式表
-
雕刻时光:郑庆余访谈录
-
作者:
杨建国
郑庆余
邓馨
康晰
余未了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体系
绘画技法
艺术家
运用
画面
空间感
中国绘画
作品
视角
表达时间
-
描述:
时间,流动的画面邓馨:咱们从绘画谈起吧。2008年新工笔展览上,你的参展作品以全新的面貌引起了我的关注——选取人物局部构图的方式,画面巧妙地运用了透视和光影效果,吸引观者从全新的视角去观看,不仅使画面增加了可读性,更重要的是这批新作完全颠覆了2007年以女性为主体的描绘性创作方式。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你的画
-
观点
-
作者:
陈子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背景
审美方式
传统工笔
艺术理念
表达方式
观点
审美趣味
绘画形式
当代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当下艺术表达方式和审美方式日趋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空间从艺术理念和语言的层面去重新认知传统工笔画中的审美趣味。它不应是一个绘画形式和种类的"继承",而应该是作者价值观、艺术观的呈现。
-
殇城(十七) 土耳其姑娘萨维达
-
作者:
马可鲁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我一
维达
生孩子
对我说
电子新闻
次见
土耳其人
不知道
电视屏幕
告诉我
-
描述:
星期六,天一黑下来,时代广场上一幢幢巨大建筑的窗户便灯火通明,临街的商店和霓虹灯、超大的电视屏幕、电影院的门口与成人俱乐部,在所有这些发出五彩旋闪灯光的地方,人群摩肩接踵,广告上所有的明星都在宣告“我来了”,电视、电影、报纸、广播的风头之后,似乎一定不放过这里的夜晚。广场中间的小小三角孤岛,百老汇的售票亭大排长龙,24小时滚动的电子新闻看
-
化骨绵掌——刘琨雕塑展
-
作者:
赵力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传统艺术
功夫
艺术家
表达
认识方式
艺术创作
中国当代
作品
雕塑
-
描述:
,通过幻想的翱翔转而生成出关于"功夫"的新结构、新观念和新知识。而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新的结构、观念和知识,最终都将被归入当代文化的范畴,成为当代文化特征与文化认识方式的某种具体表达。
-
标准:剪短了发的蒙娜丽莎
-
作者:
张宗希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达芬奇
标准
米开朗基罗
雕塑风格
蒙娜丽莎
大众审美
身体审美
艺术观念
-
描述:
关于身体审美的具体标准往往建立在某个时代的大众审美基础之上,只不过有些标准却可以穿越不同的时空.唐朝以女子丰腴为美的审美观并没得到延续,米开朗基罗肌肉男式的雕塑风格却长盛不衰,而达芬奇那幅蒙娜丽莎
-
苏富比拍卖著名欧洲现当代艺术收藏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收藏
20世纪
雕塑作品
拍卖
欧洲
达利
弗洛伊德
现当代
-
描述:
2月.苏富比将拍卖著名的欧洲现当代艺术收藏。60件绘画和雕塑作品中包含了包括达利、莫迪里阿尼、夏加尔、克利、贾克梅蒂.考尔德.培根.弗洛伊德和奇利达的杰出作品。这些作品记述了20世纪艺术的巨大创新。
-
对于改变,我不恐惧:倪昆对话焦兴涛
-
作者:
李小溪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达方式
语境
艺术家
艺术系统
恐惧
艺术史
作品
雕塑
对话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倪昆:我上次从伦敦回来后有这样一种体会,是关于作品的形态和外部语境之间的认知差异的。我们一直将西方的艺术系统作为我们学习和参考的体系,但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语境和西方比起来,却有着太大的不同。比如说政治,在我们的当代艺术体系里,虽说它不是外部语境的全部,但却是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外部存在。在西方,因为他们自身的社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