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抽象是一种力量:第二届全国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综述
作者: 王梦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灵感   高级研修   抽象   表达能力   学员   理论课程   作品   工艺美术   现代雕塑   实践课程  
描述: 、内容、思想等方面不断跳出具像写实的局限,走向抽象的过程。四周的实践课程则不断启发学员的创作灵感,训练学员的视觉表达能力,促使学员从普遍的浮躁心态中沉静下来。从一开始对抽象的懵懂,到后来的开悟,整个嬗变的过
“在场”与“不在场”——以柏林“二战”后三个纪念性空间为例的公共艺术·场所精神研究
作者: 胡沂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意表达   纪念地   艺术原则   古罗马人   普罗斯   集体记忆   装置作品   堆雪人   城市建设   城市结构  
描述: 如此。卡米罗·西特(Camillo Sitte)1在《城市建设艺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一书中,勾勒出记忆中的场景——堆雪人。当一场大雪覆盖了一整片空地,洁白、纯净无瑕,恰似人类建造城市前的最初状态。随着人们活动的介入,雪地上按照人的运动
“诗性·介域”
作者: 雍韬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意表达   纪念地   艺术原则   古罗马人   普罗斯   集体记忆   装置作品   堆雪人   城市建设   城市结构  
描述: 2016年4月30日下午14:00,风和日丽,叶绿花开,一场中国抽象艺术的视觉盛宴——“诗性·介域:2016中国当代抽象雕塑艺术展”在北京上演。本活动由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和《雕塑》杂志社共同主办,山东华艺雕塑艺术有限公司、北京二十二院街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精卫文化艺术中心承办,在北京二十二院街艺术区隆重开幕。
诗性·介域.
作者: 徐永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意表达   纪念地   艺术原则   古罗马人   普罗斯   集体记忆   装置作品   堆雪人   城市建设   城市结构  
描述: 2016年4月30日15:00,“诗性·介域——2016中国当代抽象雕塑藝术展研讨会”在北京二十二院街艺术区召开。在朱尚熹、宋伟光两位嘉宾主持下,来自全国艺术院校的数十位教师、职业艺术家参加了本次座谈,大家纷纷围绕“抽象雕塑”的相关议题,如抽象雕塑的艺术教学与个人创作、当代状况与未来发展等,做了学理上的梳理与探索。
铸造时代形象讲好广州故事
作者: 林婕妤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意表达   纪念地   艺术原则   古罗马人   普罗斯   集体记忆   装置作品   堆雪人   城市建设   城市结构  
描述: 2016年5月31日上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广州雕塑院、广东美术馆承办的“铸造时代——广州雕塑院60周年作品回顾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出席开幕式的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第政,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陆志强,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陈春盛、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润华、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周国城、《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宋伟光,以及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海南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陕西省雕塑院、香港雕塑学会等有关院校和艺术机构的雕塑家和嘉宾代表,还有广州雕塑院历任院领导唐大禧、蔡文星、俞畅、许鸿飞、林彬、凌镇威、李穗华,钟志源、何云朝,陆增康及全体在职、退休人员和有关单位的代表。
夜谈贾科梅蒂
作者: 池灏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存在性   周围环境   艺术评论家   强大冲击力   机缘巧合   贾科梅蒂   个体研究   表达空间   超现实主义   夜间工作  
描述: 贾科梅蒂作品因其呈现出的特立独行的视觉效果,很容易让人对他产生好奇但又捉摸不透。夜观上海贾科梅蒂回顾展,冥冥中产生与有着夜间工作习惯的大师交流的仪式感。贾科梅蒂由家庭熏陶,从绘画到雕塑,以雕塑见长,而绘画对他造成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雕塑观察方法和思考方式,也影响到最终风格的形成。从他脱离超现实主义团体开始,他便放弃了追求作品精美结果的意义。在法国艺术家汉斯哈同对
“爱·跟随、跟随
作者: 罗敏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存在性   周围环境   艺术评论家   强大冲击力   机缘巧合   贾科梅蒂   个体研究   表达空间   超现实主义   夜间工作  
描述: 2016年11月20日17:30,适逢“爱·跟随、跟随——中匈雕塑艺术交流展”在北京798艺术区开幕之际,以“爱·跟随、跟随”为主题的座谈会在文韵时光咖啡厅举办。参加展览的嘉宾、作者以及北京文化、雕塑界的专家近30人参加了座谈活动。在北京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罗敏主持下,大家围绕本次展览以及今年8月初中国艺术家赴匈牙利的展览,涉及艺术哲学、中匈文化、展览策划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彩研讨。
作者: 冷衫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材质   花岗岩   加工过程   肌理   脆弱性   视觉表达   色彩对比  
描述: 采用天然的黑色花岗岩,运用加工过程中留下来的痕迹与抛光的肌理与色彩对比,体现其材质的硬度,同时也体现了材质本身的脆弱性,语言纯粹,简练。正面外形是山的形状,中间尖锐部分,是尖锐与脆弱的视觉表达,也是对抽象雕塑语言最根本的理解。
观念的维度——当代雕塑创作的观念表达
作者: 项祎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实验   观念表达   雕塑创作  
描述: 在当代雕塑艺术的语境下,当代雕塑观念表达是从视觉审美走向观念的构造过程,强调一种概念被瓦解之后的思想表达,传统形式被解体之后的观念重构。本文章旨在通过当代雕塑观念表达样式的分析,当代雕塑语言实践的体验和当代主题的表达,来感悟当代雕塑观念表达领域的形成。
巧于因借 ——乡土景观设计的表达手法研究
作者: 马歆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景观   巧于因借   表达手法   景观元素  
描述: 乡土景观设计因其彰显乡土文化内涵、体现地域特色、实现景观价值,已经成为当前景观设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对当前乡土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手法进行研究,将乡土文化在环境地形、乡土植被、传统文化、民俗符号
< 1 2 3 ... 296 297 298 ... 311 312 3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