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轴】搜索到相关结果 357 条
-
花艺雕塑
-
作者:
刘维
木人
来源:
缤纷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维空间
不同轴
非自然状态
空间感
共同创造
美感
雕塑
排列组合
室内设计
花艺设计
-
描述:
空间中任何一种实体,在三维空间的不同轴线上,都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依据。一定的量度、点、线、面的穿插组合,正是花艺设计在空间中得以凸现的载体。花艺,作为室内设计的一部分,必然在艺术上、设计上都遵循
-
萧绎《职贡图》画面风貌之研究
-
作者:
唐峰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题跋
创作时期
中国绘画史
卷轴
工笔人物
少数民族
画面
梁元帝萧绎
职贡图
题材
-
描述:
梁元帝萧绎,是南朝梁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萧绎《职贡图》是以封建王朝国境内外的少数民族向中国帝王进贡的历史史实为题材的人物卷轴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辟用外域职贡人物为作画题材的工笔人物卷轴画,亦是
-
某型直升机交流发电机断轴故障分析及改进
-
作者:
李文辉
来源:
直升机技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障分析
交流发电机
断轴
-
描述:
交流发电机是交流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某型机交流发电机地面联试过程中出现断轴故障现象,通过机理分析查找断轴原因,进而对交流发电机弹性轴进行设计改进和验证。
-
结构参数对无轴承旋翼悬停气弹稳定性的影响
-
作者:
高文杰
来源:
噪声与振动控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参数分析
无轴承旋翼
非线性振动
有限元分析
气弹稳定性
振动与波
直升机
-
描述:
在悬停状态下气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轴承旋翼气弹稳定性分析采用模型比以往的动力入流模型或均匀入流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更好;(2)桨毂预锥角、桨叶的摆振刚度及挥舞刚度对无轴承旋翼气弹稳定性的影响很大。
-
消毒供应中心对轴与关节类器械除锈及保养的体会
-
作者:
方平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工喷雾润滑
消毒供应中心
除锈
轴、关节
-
描述:
自2007年消毒供应中心开始实行集中式管理,为了保证金属类物品清洗质量,达到满意的灭菌效果,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约成本费,我们对轴、关节类器械除锈及保养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高效除锈剂、喷雾型润滑油、金属器械(轴、关节
-
汽车前轴制坯辊锻工艺分析与三维数值模拟
-
作者:
李如雄
王金铝
来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辊锻制坯
热力耦合
有限元模拟
前轴
-
描述:
采用基于热力耦合的刚粘塑性有限元法对汽车前轴制坯辊锻成形工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三道次辊锻过程中坯料的金属流动、温度场、模具受载情况,为进一步掌握前轴精密制坯辊锻成形机理、制订合理的工艺参数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
涡轴发动机通用仿真平台研究
-
作者:
吴燕燕
刘明
王栋
杨小龙
郭芳
来源:
直升机技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通用仿真平台
涡轴发动机
实时要求
-
描述:
采用部件法建立涡轴发动机通用模型的难点是:如何为发动机模型的各部件参数和特性数据块建立统一的输入接口;建立的稳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均要在全包线范围内收敛;动态模型要求在任意高度和马赫数下均能满足实时
-
450型双头滚压成型机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7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滚压成型机
双头
滚压机
表面光洁
红光
减轻劳动强度
滚压头
蜗杆轴
小变形
实践证明
-
描述:
近年来,我市推广滚压成型的实践证明,滚压成型具有坯体致密、均匀,表面光洁,收缩小,减小变形和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红光瓷厂在推广滚压成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展快,有所创造,全厂基本上实现了滚压成型(4~8”盘和缸盅到工碗),成效显著。为了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广泛推广滚
-
滚压成型几个主要参数与产品质量关系的一些看法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7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用次数
主轴转速
产品质量
滚压成型
含水率
滚头
主要参数
主要品种
石膏模型
罗汉
-
描述:
罗汉汤碗是我厂生产的主要品种,占全厂机压总产量的36.7%。下面以该品种为例,说明滚压成型的主要参数与产品质量的关系。1.转速:滚头转速以220——240转/分,主轴转速以650——700转/分,即滚头与主轴的速比以1:3为宜。
-
机械加工引起桨毂轴套耳片疲劳裂纹分析
-
作者:
颉连元
段明新
来源:
直升机技术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尾桨
轴套
疲劳裂纹
-
描述:
本文对某机型尾桨毂轴套耳片疲劳裂纹产生的根源,着重从影响产品疲劳特性的结构设计、设计选材,载荷及生产工艺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引起疲劳裂纹的最大可能性是工艺加工所致。经过产品的断口分析及取样测试,确认为机械加工粗糙,有关尺寸不符合图纸要求,是这次疲劳裂纹产生的直接原因。
<
1
2
3
...
8
9
10
...
34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