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2909 条
-
意象油画及油画民族化思考
-
作者:
张浩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化
意象
油画
-
描述:
一百多年前,油画艺术自西方传入中国,自此我们便开始了对油画艺术的研究。近年来,关于意象油画以及油画民族化的话题变得火热,意象油画与中国民族元素的融合逐渐被广大艺术家探讨起来。本文主要阐述了意象油画
-
浅谈现代油画表现性中的审美意象
-
作者:
杨聪聪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审美意象
油画
-
描述:
和表达个人的情感,在具体的物象中传达意的内容,通过主体的想象和构造动态生成审美意象。本文针对目前的油画表现性研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审美意象的基本内涵和特点,最后分析了现代油画表现性中的审美意象,突出
-
画由心生——关于意象风景油画的创作感悟
-
作者:
梅杨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艺术
创作
意象
油画
-
描述:
中国意象风景油画作为中国本土油画的一个典型代表长期根植于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已经形成了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油画创作风格,它所包含的江南文化、西南文化、西北文化特征乃至中国文化精神也在一步一步地彰显出其应有的诗性内涵。本文结合自身风景画创作的体验,进一步深化对意象风景中传统美学特色及文化情怀的认识。
-
当代中国油画表现主义艺术浅析
-
作者:
贾庆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力量
意象塑造
油画发展
表现主义
-
描述:
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代表现主义油画的分析,阐述了当代中国表现主义油画的现状,并就当代主义优化的概念进行了细致的解释与说明,在当代中国表现主义油画的发展现状之上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辩证的分析,就中国表现主义油画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完成了对发展前景的构造,并希望通过在表现内容方面完成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
-
静物油画的艺术特色创作与表现
-
作者:
唐远琴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物油画
写意
意象
-
描述:
静物油画有非常丰富的艺术内涵与文化底蕴,在艺术殿堂中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基于此,本文谨以静物油画分析对象,讨论静物油画的艺术特色与表现,分别从静物油画的艺术特色、艺术创作与艺术表现三个层面入手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吸引艺术爱好者的关注与学习。
-
油画艺术创作的具象与抽象探微
-
作者:
李军伟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油画艺术创作
抽象
-
描述:
油画艺术创作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从诞生到千百年来的不断磨砺和创新,他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表现形式。它主要划分成“具象”与“抽象”两种形式,本文将对这两种看似对立而又统一的艺术形式进行分析,并在追溯其根源的基础上,着重从具象与抽象两方面来探究它们之间微妙的差异。
-
闫平意象表现性油画分析
-
作者:
孟令浩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意象表现
闫平
油画
-
描述:
众所周知,作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女性画家之一,闫平是除了吸收向外美术油画的精神内涵,也借鉴了中国大师优秀的意象油画作品,在此基础上,加上自身的领悟,闫平也形成了自己的意象表现性绘画风格。
-
探析油画风景写生中的意境营造与意象表现
-
作者:
王玥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表现
意境营造
风景写生
油画
-
描述:
风景写生是油画创作的重要艺术来源,而对于风景写生,经常会提到“意境”一词,一幅成功的油画必须做到意境深远、情景交融,因此,在进行油画风景写生时,要特别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意象的表现,下面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
论写意油画的意象思考
-
作者:
晋磊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油画
技艺方法
意象
-
描述:
油画是从外来艺术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的组成部分,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写意性逐步占据了油画艺术的重要地位。本文就以写意油画的意象为出发点,通过对中西方写意油画的技艺与方法进行比较来探讨绘画中写意油画中的意象之美,从而对写意油画出现的意义进行分析。
-
浅谈抽象油画的情感与意境
-
作者:
曾梦玲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境
抽象油画
-
描述:
油画实质上是对一种“非具象的本体经验”的表达。抽象派油画的形成有着其内在的逻辑性和历史必然性。抽象派油画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隐喻性,召唤性和自由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交融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中独特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直指“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观物取象,超以象外,物我合一,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