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2909 条
-
城市景观雕塑与城市形象的联系
-
作者:
鲁引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形象
特征
关系分析
城市景观雕塑
-
描述:
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新时期城市现代化文明的发展,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对现代城市景观雕塑特征的阐述,重点分析了城市景观雕塑在城市历史、城市文化、城市经济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作用,以实现人们对于城市景观的关注,保证城市景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
奥运在北大 静园观太极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武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展示
北京大学
太极拳
北京奥运
雕塑展
运动
北大
中华文化
-
描述:
8月1~24日,北京大学举办了“奥运在北大,静园观太极”太极拳群像雕塑展,以直观的视觉形象展示东方运动的精神及中华文化的魅力,以此欢庆2008北京奥运。
-
导引:我们一起来做操
-
作者:
喻翔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好者
导引术
《导引图》
动作分解
长沙马王堆汉墓
动作形象
帛画
出土
-
描述:
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幅帛画——《导引图》,图中工笔彩绘有44个导引动作形象,有男有女,或蹲或立.挥手跷足,灵活矫健,乍一看犹如一套“Hip—Hop”舞蹈动作分解图。由此可知,导引术在汉代已非常流行,而马王堆汉墓的墓主人,想必就是导引术的爱好者。
-
华服消失了吗?
-
作者:
松明
知之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服饰制度
影视剧
文化题材
北京服装学院
象征意义
民族服饰
回归传统
-
描述:
古时衣冠非小事,具有政治的象征意义,并承载着礼制的观念。对于华夏衣冠文化的代表“华服”,现在的人们大都只能从博物馆或影视剧中看到。它真的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么?传承几千年的华夏服饰制度也随之消失
-
铜镜上的吉祥
-
作者:
夏居宪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镜
彩绘
吉祥
象征意味
汉代
铜质
出土
-
描述:
古人珍爱铜镜,因为它不仅可以正衣冠,也充满天地有序的象征意味——镜体为圆、乳钉为方。为了加强这种象征意味,汉代还流行对铜镜施彩绘,利用朱砂、白垩、空青搭配黑漆,以及铜质本身的金黄,便可以构成吉祥五色。图中这只汉代彩绘铜镜,出土于西安北郊,其上犹可见五彩彰施的痕迹。
-
瓷画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老年保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汪野亭
王鹤亭
历史典故
四季山水图
经营位置
兼工带写
释道
艺术历史
人物形象
仕女画
-
描述:
瓷绘艺术历史悠久,题材广泛,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已经成为极具特色的艺术门类,受到大家的喜爱。瓷绘作品根据不同类别主要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人物瓷画以人物形象为主体,主要有"释道画"、"仕女画
-
浅析苗族诗人石太瑞的诗歌
-
作者:
李青果
朱矛量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形象
审美观照
生活中
现实主义
情感
苗族
长篇叙事诗
湘西
诗歌艺术
-
描述:
石太瑞,是一个对生活进行着强烈抒情的苗旗诗人。诗集《木叶之歌》、《飞飘的彩裙》、《五彩梦》和长篇叙事诗《玛诺江嗄》、《竹哨》、《降龙伏虎》及颂诗《欢乐的节日欢乐的歌》,代表并显示了他创作的丰盛和艺术的成就。因为这位诗人生于湘西、长于湘西、挚爱湘西的缘故,那里的明山秀水、白云红霞、昼日夜月以及人情风习孕育了他,熏陶了他,启示了他,激发了他,使得这位苗族诗人的作品,充满了那一个地方的灵性和神奇,给人旷世幽远的情
-
论温森特·凡高的画风
-
作者:
杜启斌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的风格
后印象派画家
温森特.凡高
《向日葵》
-
描述:
后印象派的重要画家温森特.凡高一生短暂,在他37岁的生命里,创作了大量油画。画面颜色鲜艳、热烈,每幅油画都灌注了他对大自然和人物的个人看法,十分吸引人的视线。即使是草稿般的素描,在几笔线条里,也像有股猛烈的力量,让人看了身心沸腾。
-
工笔花卉写生研究
-
作者:
陈少珊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造型
工笔花卉写生
意象审美意识
写生观念
写生方法
-
描述:
该文探讨工笔花卉写生问题。作者提出,工笔花卉写生除了对物作画这层意思之外,还蕴涵着写物象之神彩生意及寄托画者的情意,它与意象造型观念紧密相关。意象审美意识制约并影响写生观念,写生也要缘物寄情,可以不受比例、自然光色、时空的限制处理画面。与之相应的写生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
-
汉民族颜色文化纵横谈
-
作者:
赵新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产主义
汉民族
社会主义
五行学说
象征意义
社会背景
文化差异
英语民族
象征着
汉语学习
-
描述:
汉民族颜色文化纵横谈赵新引言“对于色彩的喜爱,是一种最为普遍的美感,因为色彩最能通过生理和心理的因素,触动人的情绪。”(马克思)颜色,奇妙而复杂,赤橙黄绿青蓝紫,不仅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客观世界,而且反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人们用颜色来表达思想感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