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2654 条
-
鎏金竹节熏炉
-
作者:
李军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家长
如来佛
西游记
孙悟空
少年
涂鸦
小说家
黄鹤楼
埃及
-
描述:
1981年5月,陕西省兴平县豆马村的村民在平整土地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闪闪发光的器物——鎏金竹节熏炉。这个熏炉精雕细镂,通体为铜铸,外表鎏金,造型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亭亭玉立,富丽端庄。它的制造工艺之精湛,让考古专家们惊叹不已。 在鎏金竹节熏炉的底座上,镂雕着两条蟠龙,蟠龙仰头张口,恰好衔住竹节形柄。竹柄分五节,寓意为节节高升。竹节顶端刻有3条蟠龙,龙头托着炉盘,盘上浮雕着4条漫游于波涛之中的游龙。
-
《泥岸》:一个慰安妇的痛史——评省三的长篇小说《泥岸》
-
作者:
王碧清
来源: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人物
典型
长篇小说
泥岸
-
描述:
《泥岸》是省三(本名孙庆佶)最近推出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提供了一个思想深邃,情节跌宕,语言幽默,节奏从容的故事。主人公戚怀玉历经三个生存年代:抗战时期———被日寇羁押,有过短暂的慰安妇经历;文革时期
-
《红豆》的悲剧意识
-
作者:
王艳梅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模式
异曲同工
左翼文学
悲剧意识
延安文艺座谈会
《青春之歌》
革命历史小说
《红豆》
-
描述:
面,它继承了当时的革命历史小说的特点,不可否认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它和《青春之歌》中主人公林道静和余永泽的故事情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爱情开始得都很
-
双峰并峙杨晓升
-
作者:
杜卫东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形态
不公平
小说
汽车司机
-
描述:
杨晓升曾以报告文学名噪文坛,这使人们有理由用更苛刻的目光去审视他的小说——是不是有太多的毛刺而不符合小说的美学形态?其实这不公平,如同面对一位车把式出身的汽车司机,我们总试图在他行进的过程中听到一声
-
勿谓东湖小
-
作者:
王兰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秦桥
郭沫若先生
鲁迅小说
浙江绍兴
陶公洞
置身其中
陶社
离港
小景
篑山
-
描述:
浙江绍兴的东湖,以"一盆山水幽"见长。绍兴东湖就是一个山水大盆景:一池湖水,箬篑山坐落其中,石、木、草、寺观、林落、古桥等盆景元素一样都不少,特别是一只只乌篷船穿梭往来,更使盆景成了"动态盆景"。湖心小岛、桂岭、假山群等山石小景,也颇领古越风姿和盆景气韵,精巧玲珑,惹人喜爱。
-
传世珍宝“一捧雪”
-
作者:
葛磊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太常寺
农民作家
制作精巧
新疆和田
大曲酒
长篇小说
嘉靖年间
新野县
河南省
-
描述:
在河南省新野县歪子镇大李营的莫李家,珍藏着一只制作精巧、玲珑剔透的古代玉杯,名叫“一捧雪”。收藏者李宝山称其家族为明嘉靖年间太常寺正卿莫怀古的后代,玉杯从明代珍藏至今,已传世四百余年。
-
人间天路青海湖
-
作者:
善意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轰鸣声
人说
朋友之间
买东西
日月山
一本
子塞
三五十
天路
马玩
-
描述:
在去西宁的飞机上就遐想,最好能去青海湖一趟,看看高原上的湖泊什么样。青海湖距西宁市区140千米。走进翠绿的山区,山坡上多有彩绸结成的圆形图案,应是藏民风俗;还不时有牦牛、骆驼、羊等雕塑。车离主路,盘旋上山。同车而去的除我之外,还有要女士、陈先生和他5岁的儿子。
-
三姐九歌
-
作者:
高海涛
来源:
海燕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列诺夫
九歌
《九歌》
画中
黄昏时分
田园风味
革命时代
《红旗谱》
我长大了
战争小说
-
描述:
三姐谢世已经三年了。三年间,作为弟弟的我,总想该为她写点什么,每年至少想三次,夏天、秋天、冬天。我的办公室挂满了俄罗斯油画,其中的一幅题为《初雪》,瓦德·波列诺夫作。我喜欢画中那清新而忧伤的格调---小河、白桦、雪地。我梦见了两个"三"字,整齐地印在雪地上,此外没有任何情节。醒来告于妻子,
-
致《海燕》作家沙龙
-
作者:
孟伟哉
来源:
海燕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插图
编辑部
编辑出版
海燕
作家
吸引
作品
沙龙
小说
编辑工作者
-
描述:
毕馥华、沙仁昌同志:你们好!编辑部的同志们好!谢谢你们几年来寄赠《海燕》。离开编辑出版岗位数年,对于赠阅的刊物报纸,每每拿起,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知道它们包含着编辑们的心血和辛苦。因此,只要有一点闲暇和闲情,总要多少阅读一些,一般是在睡前躺在床上的时候。比如贵刊的封面,几年来我就注意到,每次用一幅外国油画,成了你们的一种特点。我读作品,不是看刊物是哪一级文联或作协办的,而是看哪一篇作品能吸引我看下去,特别是开头几节,是否能吸引我。当然,有的时候,题目好,插图好,或者篇幅短小,也是吸引我的条件。
-
银杏之恋绘金色——陈凤玲和她的工笔花鸟画
-
作者:
吴士廷
来源:
海燕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沂蒙山区
郯子
车盖
论礼
工笔花鸟画
地杰人灵
春秋时期
儒家文化
《师说》
陈凤
-
描述:
深受儒家文化浸淫的沂蒙山区郯城,地杰人灵,早在春秋时期,因仰慕郯国国君郯子的仁德孝悌,孔子便前来求教,"倾盖而语,终日甚亲"。两人的车盖都倾斜了,谈论礼乐歌赋难舍难分,韩愈在《师说》中写的"孔子师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