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2654 条
-
崆峒山文化
-
作者:
赵汝清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凉市
上天梯
道教文化
绝顶
唐代
马鬃山
崆峒山
传说
建筑群
北宋
-
描述:
崆峒山位于甘肃陇东重镇平凉市西郊12公里处,西距兰州412公里,东距西安309公里,是古丝路鸡头道必经之地,东连关中,西接陇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如北宋郑文宝《萧关议》所言: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扼五原。
-
鲁迅对精神分析学说的接受与运用
-
作者:
高岭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与科学
鲁迅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说
-
描述:
批判弗洛伊德学说的“偏见”的同时,并不是简单地抛弃这个学说,而是实事求是地吸收、借鉴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科学合理的成分,运用到自己的文艺评论、小说和杂文创作中,并在现实斗争需要时,用它来深刻地揭示社会问题。鲁迅的创作是科学与文学相互影响进而丰富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范例。
-
塞罕坝
-
作者:
塞罕塔娜
吐力根生
来源:
生态文化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学
现代文学
小说
-
描述:
七、坝梁营林区纪事去年五月初的一天,晴空万里,风和日丽。为了给这次写作积累素材、寻找亮点,我等一行人,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再次登上美丽的高岭台地,走进塞罕坝,前往为塞罕坝百万余亩人工大森林做出突出贡献的坝梁营林区采访,记录其有史以来前进路上那些闪光的点点滴滴。以前登岭上坝,一路看到的均是以绿色为主的五彩缤纷的景色。这次登岭上坝,一路看到的景
-
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意象——象征寓意和氛围象征功能
-
作者:
高岭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氛围
人物
寓意
月亮
意象
小说
-
描述:
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意象——象征寓意和氛围象征功能
-
晚清“小说界革命”的文化意味
-
作者:
高岭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形式
清朝
诗学价值
文化意味
小说
-
描述:
晚清“小说界革命”的文化意味
-
张爱玲小说中月亮意象的心理和类比象征功能
-
作者:
高岭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类比象征
月亮
意象
心理象征
-
描述:
月亮意象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是爱情的隐喻 ,也是女性命运的象征 ,更是女性心理的最佳投射载体。月亮意象的心理象征功能 ,使人物心理得到准确揭示。而在另一些小说中 ,“月亮”其实只是作为类比象征存在 ,象征的是爱的破碎、爱的缺失和爱的丧失
-
晚清小说叙述形式的演变及其原因
-
作者:
高岭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规律性
演变过程
晚清
发展史
原因
创作
小说
古典
-
描述:
晚清小说叙述形式的演变及其原因
-
最是素朴动人情——小议散文朴素之美
-
作者:
李福燕
来源: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水芙蓉
著名女作家
朴素美
小说和戏剧
小议
爱的哲学
散文
素朴之美
郁达夫
火山喷发
-
描述:
翻开近几年的报纸、杂志,你会发现林林总总、斑澜缤纷的散文无所不在,现代人借助于散文急着把自己生命之孤独,失恋之痛苦,爱情之甜蜜,家长里短甚至吃喝拉撒,一股脑儿倾诉出来。在这或气势磅礴而庄重严肃、或小巧玲珑而闲适娇气等繁花满枝的热闹局面里,我独爱那些如出水芙蓉般洗尽铅华,散发着朴素美的篇章。这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
-
为毛泽东形象寻找依据:刘春华创作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
作者:
孟兰英
来源:
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春华
中国人民大学
张培
敢于斗争
毛主席去安源
说明词
青年教师
中共党史
安源工人
准备就绪
-
描述:
1967年夏天,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青年教师张培森等人自发筹办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运动"展览。展览的筹备者最初选中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位姓赵的高年级学生,由他完成一幅油画的创作参加展览,但当时他正在大连老家探亲,筹备单位决定一两天内就出发到安源,由于没有他的地址无法联系,于是经人推荐,年仅24岁的刘春华临时顶替介
-
论音乐欣赏中的想象与意境
-
作者:
胡东雄
来源:
福建歌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体验
欣赏音乐
想象
创造意境
表达思想
艺术形象
音乐欣赏
小说语言
-
描述:
音乐是以表情为主的艺术,它除了直接向听众诉诸以情感外.还常以“写景”、“状物”创造意境等手法抒发情怀,表达思想。但是它不像诗歌、小说语言那么细致明确,更不像绘画雕塑那样具体而富于质感。因而欣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