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黄铜铸造大型雕塑:中共中央党校大型组雕《旗帜》
作者: 王换军   胡春良   来源: 铸造设备与工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铜组雕《旗帜》   黄铜的熔炼   黄铜的焊接   艺术铸造   黄色主题雕塑   黄铜的表面热彩色处理  
描述: 落成于中共中央党校的大型黄铜组雕《旗帜》,是红色主题的雕塑力作,是鲁迅美术学院继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农展馆大型组雕《人民公社万岁》、20世纪70年代的沈阳中山广场组雕之后的又一集体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同时也是黄铜艺术铸造大型雕塑的成功实例,有较强的示范借鉴意义。本文从黄铜合金的熔炼,组雕的焊接组装以及表面处理三个方面介绍了雕塑的制作过程。
雕塑之美无距离
作者: 孙贝贝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奥孔组雕   秦汉时期   霍去病雕塑墓群   古希腊   雕塑  
描述: 作为中西方雕塑艺术史上的两座高峰的霍去病墓群雕塑和拉奥孔组雕,两者基本上属于同一时期,都推动了雕塑艺术的发展,但是他们迥异的风格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雕塑创作谈
作者: 温洋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广场   人行坡道   西藏和平解放   纪念碑   齐康   布达拉宫   动势   组雕   雕塑  
描述: 2001年正值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为了纪念西藏的和平解放和五十年来西藏发生的巨大变化,国家决定在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修建和平解放纪念碑。纪念碑的设计由中科院院士齐康教授主持,江泽民同志撰写了碑文,胡锦涛同志奠基。我有幸参与了纪念碑雕塑的创作,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对雕塑的空间艺术表达同纪念碑的结合方面有了一些体会和领悟,这里做一个整理。
作为设计的雕塑与作为艺术的雕塑
作者: 李砚祖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广场   人行坡道   西藏和平解放   纪念碑   齐康   布达拉宫   动势   组雕   雕塑  
描述: 在造型艺术领域,雕塑与绘画一样,是所谓的纯艺术,它与工艺与设计等实用艺术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事物的复杂性和混沌性使得任何概念上的划分和区别总是相对的,这就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留下了另一条通路。由此出发,本文试图从雕塑所具备的设计性和艺术性对雕塑作为艺术的存在作一简短的论述。 雕塑作为人类的一种独有的艺术形式,有着久远的历史。据现有资料,在马格德林时期人类居住的洞穴中,就有使用泥塑造
立体的山水画——福建博物院藏寿山石组雕《红色闽西》作品鉴赏
作者: 傅永和   来源: 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寿山石组雕《红色闽西》   福建博物院   鉴赏  
描述: 20世纪70年代,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入闽和古田会议50周年,郭功森、王雷庭、林发述、林元康、陈锡铭、阮章霖、刘爱珠等七人综合运用圆雕、浮雕、透雕等技法,充分利用具有多种色彩的寿山高山石创作了表现闽西革命历史遗址的组雕《红色闽西》,该组雕由《古田会址》、《长汀长岭寨》、《龙岩新邱厝》、《福音医院休养所》、《才溪模范乡》、《蛟洋文昌阁》、《上杭临江楼》等七部分组成,该组雕现藏于福建博物院。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