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海外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形体   自然有机物   共享空间   空间意识   现代雕塑家   空间形式   雕塑艺术   空间观念   城市雕塑   传统雕塑  
描述: 海外雕塑
肖像雕塑小议
作者: 李向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雕塑   文艺复兴   象外之意   英雄主义   创作动机   小议   雕像   浪漫主义   风格特征   空间观念  
描述: 肖像雕塑小议
雕塑空间探析
作者: 倪志强   来源: 东南传播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形态   虚空间   静态空间   雕塑造型   表现形式   雕塑家   空间观念   雕塑空间   现代雕塑   实空间  
描述: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一切自然物体都具有立体三维空间,都以立体的形式存在且复杂丰富。雕塑作品就是雕塑家运用三维特性的塑造材料(如泥、木、石、铜等)与艺术技
色彩.空间.激情:谈毕加索油画中的艺术语言
作者: 马钢   安娜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主义   蓝色   色彩   毕加索   激情   西班牙   创作   艺术语言   空间观念   油画  
描述: 一、蓝色与玫瑰红——流淌在 成长中的血液 蓝色:象征静穆,巨大的寂静,是靠近无限的颜色,同时也是人体内代表忧郁、伤感及初始体验的颜色。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语言中有关于颜色的阐述,蓝色代表的就是原始乡愁、理念的颜色。玫瑰红:与女性、细腻、人间有关。它代表甜蜜,同时代表着幽柔、鬼魅以及美。在形态上,它意味着饱满与成熟。两种颜色承载着毕加索由蓝色时期那种无望的深渊中抽离,摒弃贫病交迫的悲哀,投入玫瑰时期的成熟与坚定,对人生百态的兴趣、关注及对生命力的信心与追寻。 毕加索十四岁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接触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思想。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遇到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带来的人间悲象,受到朋友卡洛斯·卡萨吉马斯的自杀影响,使得他步入人生的低潮——蓝色时期(1901-1904年)。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潜意识里孕育着忧郁动力。毕加索蓝色时期的画作常以蓝与蓝绿的色调为主,极少使用温暖的颜色,显现出阴郁的悲凉。在卡萨吉马斯死后,1901年秋季,毕加索创作了几幅他的肖像,1902年完成“蓝色自画像”;并于1903年完成了生平最忧郁的作品《生命》,现收藏于克里夫兰美术馆。
论现代城市雕塑的趣味与整体和谐
作者: 膝明勇   来源: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内容   精神文化建设   现代城市雕塑   写实主义   空间观念  
描述: 现代雕塑摆脱了写实主义的束缚,摆脱了精确的比例和严格透视和羁绊,从单纯的模仿以及对物象的准确再现,走向以人为中心,寻求人与外界各方面联系,追求整体的和谐,以便通过联系创作价值并获得精神享受,这从根本上是一个观念的变革.
中西古代雕塑的空间观念
作者: 赖兴才   来源: 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中西古代雕塑   绘画   建筑   空间观念  
描述: 中国和西方都曾创造灿烂的雕塑艺术,但是二者分属两大独立的美术体系,其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中西雕塑在美学观念、造型方式以及艺术效果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中西雕塑与空间观念之间的媒介分别是绘画和建筑,本文就中国雕塑和绘画、西方雕塑和建筑的关系来展开中西古代雕塑的空间观念讨论。通过比较我们将探寻到中西雕塑的各自特征及所共有的价值。最后得出西方古代雕塑以物的结构,实体化地把握空间,而中国古代雕塑则是根据宇宙真体内部充满和谐与节奏的宇宙之舞来把握空间的。
夏威夷风光-刘定权先生油画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隆都沙溪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中西古代雕塑   绘画   建筑   空间观念  
描述: 夏威夷风光-刘定权先生油画作品
郑敬宇的油画作品
作者: 郑野   来源: 隆都沙溪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中西古代雕塑   绘画   建筑   空间观念  
描述: 郑敬宇的油画作品
郑敬宇与油画
作者: 石天   来源: 隆都沙溪侨刊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中西古代雕塑   绘画   建筑   空间观念  
描述: 郑敬宇与油画
汉唐视觉艺术的空间观念:基于亚洲与东方影响的比较研究
作者: 贝阿特·莱芬塞德   王鸷嘉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丝绸之路   汉唐   敦煌艺术   空间观念  
描述: 汉朝的壁画和雕塑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通常情况下,当绘画和雕塑两者具有指代关系的时候,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很深的关联性.在敦煌洞窟里的雕塑呈现出的特殊的图案排列,指代了佛教中独特的艺术和精神概念.在唐朝,这一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趋向为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仅表现在艺术面貌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在对空间架构的思考.同时,还有外来文化对于这种变化的影响.诸如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中世纪其他地域的艺术概念将会作为解释和对比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参照.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