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人文与教养
作者: 陈丹青   来源: 发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文艺复兴   美国人   问题   人文状况   上帝   人文主义   小关节   现代化   礼貌  
描述: 通常所谓教养,第一条,总得有礼貌。可是我到现在遇到有些小关节,还是止不住地没礼貌——我喜欢逛古董店,最近我到罗马旅游,找到两条专卖古董的大街,一家一家进去看。有一家进去后我就埋头看小雕塑、小文物,然后向一位很有风度的老先生问价钱。问了几件,老先生都说不卖,我说:为
电影化妆培训班在潇湘厂开学
作者: 张桂芬   来源: 电影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培训班   电影化妆   知识讲座   电影学   开学典礼   电影制片厂   潇湘   绘画   文化部  
描述: 根据多数电影制片厂(特别是各新厂)迫切希望补充电影化妆力量和提高现职化妆人员的要求,文化部电影局在潇湘电影制片厂举办了电影化妆培训班。七月四日,培训班正式开学。培训班预定学习期限为六个月,课程有化妆、绘画、雕塑、电影专业知识讲座等,峨眉、西安、珠江、潇湘、广西、
第七个目标
作者: 伍悦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养女   贝昂   男子   警察   母亲   吉普车   机场   礼帽   戴高乐   油画  
描述: 第七个目标
不要再“追”了
作者: 肖联冰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欧阳平   献礼片   于无声处   田五   三长   艺术表现手法   李长   特有方式  
描述: 爱情是人们心灵的春花,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美妙迷人。可惜,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关于描写爱情的镜头,却显得单一平板,不少影片竟索然成了一个“追”字。《家》中的高觉慧在“追”,《锦上添花》中的“老解决”在“追”,《于无声处》中
《鼓楼情话》的画面造型
作者: 黄术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调   侗族   画面感   画面造型   色彩   镜头   影片   艺术语言   电影艺术   传统礼仪  
描述: 《鼓楼情话》的画面感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是一部(至少在画面造型上)成功的影片,我“剪”影片中的几个“格”来谈谈我个人的感受。雕塑般的凝重感影片以侗族的传统礼仪——“滚泥田”作为开端,一种强烈的画面
网上过新年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子出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子化商业   参与计划   电子商务系统   虚拟商店   赞助商   年计划   电子商业   购买者   新年礼物   零售商  
描述: 网上过新年您想购买新年礼物吗?您今年的新年或许会和以往所有的新年不同:今年,您可以足不出户,使用家用电脑,通过Internet访问五彩缤纷的虚拟商店,或许就能买到合适的新年贺年卡。这一切并不是我们的梦想,而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电子新年”。包括HP等在内...
蓝色的诱惑
作者: 亚虎   来源: 春风(迷你小说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彬彬有礼   流线型   杨树   蓝色   轿车   天边   块交织   光感受   男人   主干道  
描述: 的眼帘,那是一辆外观看上去很精致的流线型轿车。它先是缓缓地跟在她的旁边,继而像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似的一步步地向她靠近,这使得盛丹有几分紧张又有几分兴奋。她轻抿了一下嘴唇,小巧的鼻翼向外很玲珑地鼓胀
大云禅寺
作者: 鞠庆波   姜国新   来源: 春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乾隆   夏津县   寺院   马颊河   佛教   贸易   建筑群   典礼   法师  
描述: 大云寺,又称"大云禅寺",概由佛教《大云无想经》而得名。原址位于夏津县城以东35华里处,今东李镇张法寺村东南侧。大云寺为"古刹"(见清乾隆本《夏津县志·典礼》),传说始建于宋、金时期。但以"古刹"推断,或可上溯至唐朝以前。后因兵燹失修,倾毁于元朝末年。
好男好女当兵去(外一首)等
作者: 王刚   来源: 词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装   大路   老屋   口令   军礼   年轻   幸福   雕塑   传奇   石榴树  
描述: 好男好女当兵去(外一首)等
造化万千总不定,皆于吾心细细观——观张民生花鸟画的境界
作者: 顾平   来源: 翠苑(民族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蔚然大观   心斋   特聘画家   书画院   全国政协礼堂   山东省潍坊市   中国美术史   博士研究生   中国画创作   吾心  
描述: 礼堂、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等专业机构收藏。中国的花鸟画虽成熟较晚,直至宋代才蔚然大观,然发展后劲深远,俨然与人物、山水三分天下,究其内因在于更能体现国人的诗情画意。如果从技法而论,花鸟画可分为工笔、兼工代写与写意,其营造的趣味境界适应各阶层的
< 1 2 3 ... 48 49 50 ... 86 87 8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