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美丽与哀愁”:宋代文人的意淫与仕女画创作
作者: 杨冰   徐娜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教   宋代   传神论   线条超越原则   仕女画  
描述: 艺术对女性的关注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描绘对象的特殊性,仕女画在发展中附着了更多的社会信息。随着社会对女性审美要求的变化和历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仕女画在风格、审美价值、文化内涵等方面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仕女画是关于女性的艺术,但更是作为掌握社会话语权的男性的想象。
结尾含蓄美浅议
作者: 许爱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资本主义   含蓄之美   表现形态   含蓄美   《羊脂球》   作品   孔乙己   盛唐诗人   短篇小说  
描述: 宋代评论家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诗辨》中曾这样评论盛唐诗人的作品:“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注:混杂)。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明人谢榛的《四溟诗话》亦云:“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也就是说,文章的结尾要有丰富深厚的内容,经得起咀嚼,能启发读者想象和思考,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止”的境地。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清音有余”,意即真正感人的作品,其结尾往往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含蓄之美。
至“情”的化身——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作者: 洪艳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至情   牡丹亭   杜丽娘   爱情追求   汤显祖  
描述: 汤显祖在其名剧《牡丹亭》中以遒劲的笔墨塑造出一个生动独特而又丰满的“至情者”的形象———杜丽娘。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在审美领域里把“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激扬到超越传统意识的高度。表现了人类对爱情幸福的渴望与追求。
《西厢记》及红娘名字的由来
作者: 刘东升   来源: 当代戏剧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名著   封建礼教   遗迹   西厢记   史记   关汉卿   传统剧目   红娘   老夫人   因势利导  
描述: ,“立苍苔把绣鞋儿冰透”。事情败露后,又冒着“今日个嫩皮肤倒将粗棍抽”的风险,在“棍子滴溜溜身上转”的情况下,据理反诘老夫人“背信而忘恩,岂得贤乎!”在她快人快语的说服下,固执维护封建礼教的老夫
《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塑造浅谈
作者: 韦蝶青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追求爱情   复仇   社会意义   封建势力   妇女形象   聊斋志异   迷信思想   女性形象塑造   典型形象  
描述: <聊斋志异>的妇女形象众多,可以说是五彩缤纷,各呈异彩,各具特色.如按其最突出的特征可将她们分为如下几类:反对封建势力压迫、凌辱,敢于复仇斗争的形象;反对封建礼教,执着地追求爱情幸福的形象;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荼害下被扭曲,奴化了的形象.
莫衷一是话可卿──兼析宝玉之“幽梦”
作者: 万祥安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秦可卿   同昌公主   十二支曲   冯紫英   贾宝玉   《红楼梦》   少年   曹雪芹   小叔子  
描述: 文学名著《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剧,又是女性的颂歌,更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美人图,为我们塑造了众多耐人寻味的美人形象.她们住在大观园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女儿国.这个小小的女儿国,在短暂的几年中,充满了"花拍绣带,...
探究《红楼梦》薛宝钗为人处事的利弊
作者: 何悦心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红楼梦   薛宝钗   艺术价值  
描述: 《红楼梦》将小说人物描绘地栩栩如生,如凄凄惨惨凄凄的林黛玉,不甘被封建礼教束缚的贾宝玉以及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薛宝钗等等,被后世之人津津乐道。文章基于高中生视角,以客观全面的态度,结合多年对《红楼梦》的研究,对薛宝钗的为人处事的利与弊作一个探究。
“美丽与哀愁”
作者: 杨冰   徐娜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教   宋代   传神论   线条超越原则   仕女画  
描述: 艺术对女性的关注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描绘对象的特殊性,仕女画在发展中附着了更多的社会信息。随着社会对女性审美要求的变化和历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仕女画在风格、审美价值、文化内涵等方面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仕女画是关于女性的艺术,但更是作为掌握社会话语权的男性的想象。
故土跫音
作者: 卿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教   宋代   传神论   线条超越原则   仕女画  
描述: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性格、性格的拓展产生了与此相关的文化,文化的氛围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了思维境界,思维境界又最终回到了所处的地理环境。一个地方的精神特质是地方文化最核心、最深层的内容。当我第一次听到醴陵民歌--《思情鬼歌》,就被它的诡谲、神秘深深的吸引,于是对醴陵无限向往。
一个极有开发价值的化石森林景点
作者: 阎顺   来源: 化石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旅游价值   大面积   科学考察   地质旅游资源   新疆   袁复礼教授   保护区   风成地貌  
描述: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出露有大面积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其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从1930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袁复礼教授在此发现奇台龙化石(Tianshansarus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