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碑】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0 条
-
昆仑山口:告别荒凉
-
作者:
张继民
来源:
记者观察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拔
文化
碑刻
雪峰
气息
青藏公路
高山
昆仑山口
雕塑
-
描述:
昆仑山口:告别荒凉
-
英国国王们排除到访
-
作者:
蛋小泥
张磊
来源:
旅行者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仪仗队
纪念碑
家属
国王
大英帝国
英国
新西兰
-
描述:
作为对新西兰坚定支持大英帝国的回报,英国的王室成员频繁地访问新西兰,他们被邀请参加各种奠基礼、剪彩,检阅仪仗队,访问烈士家属,参与舞会和宴会,以及为各种纪念碑和纪念雕塑揭幕……
-
寻踪
-
作者:
暂无
来源:
旅行者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纪念碑
雕塑家
古典主义
作品
哥本哈根
-
描述:
有奖问答 这座博物馆位于丹麦哥本哈根.以古典主义时代一位杰出的雕塑家而命名,他最为著名的作品包括位于瑞士琉森的“狮子纪念碑”。如今这位雕塑家被安葬在博物馆的院中.馆内展出了其作品和收藏的雕塑。请问这座博物馆的名称是?
-
访欧散记
-
作者:
杨玉忠
来源:
旅游纵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果
旅行家
阿尔卑斯
古老文化
彩斑
经贸
欧洲
底蕴深厚
考察团
青山
木屋
物产
现代文明
历史丰碑
体验
风景
国家
欧式建筑
风格
城市
-
描述:
哪个城市,众多的历史丰碑光辉夺目;底蕴深厚的文化五彩斑斓;独具风格的欧式建筑宏伟壮丽;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美不胜收;青山绿水掩映的木屋别墅风景如画……正如欧洲旅行家赞誉的那样:欧洲的物产主要是风景。我虽返国月余,对此仍回味无穷。
-
百年之思——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观瞻记
-
作者:
沙舟
来源:
文化交流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鸡笼山
徐锡麟
光复会
浙江
纪念馆
杭州西湖
孙中山
安庆起义
辛亥革命
-
描述:
长剑,直指苍穹。纪念碑正面镌刻着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国魂不死”四个鎏金大字,背面铭文为“浙江辛亥革命简史”。碑身与基座连接处镶嵌着辛亥英烈的浮雕头像,那刚毅深沉的神情,昭示着共和志士们苦心孤诣浴血牺牲的壮烈
-
亚当斯纪念碑
-
作者:
嘉期
来源:
文化译丛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尔斯华绥
纪念碑
华盛顿
亚当斯
艺术作品
妇女
雕像
亨利
美国总统
红色花岗岩
-
描述:
英国伟大的作家之一约翰·高尔斯华绥曾经把图上的这尊雕像称之为“美国最伟大的雕塑作品。”这尊妇女雕像的形态显得有些神秘,它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罗克·克里克公墓亚当斯纪念碑的主体。亚当斯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亨利
-
俄罗斯的百年油画艺术
-
作者:
小昀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里程碑
博物馆
油画艺术
艺术发展
俄罗斯油画
艺术世界
馆藏
苏联时期
优秀作品
巡回展览画派
-
描述:
创建刚逾百年的俄罗斯博物馆,馆藏有在俄罗斯油画艺术发展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的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以及上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苏联时期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巡回展览画派名家以及艺术世界、
-
人已老 碑犹在——为了纪念英雄的英雄
-
作者:
杜洁芳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英雄
五十年
新中国
工作人员
石料
浮雕
林徽因
雕塑家
北京奥运会
-
描述:
始见于1958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铭记了为新中国的建立而流血牺牲的无数先烈,也将无数革命志士前仆后继的历史永远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而事过五十载,在北京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人民英雄纪念碑也如期迎来了她五十岁的华诞。
-
立体诗篇——略谈布德尔的雕塑
-
作者:
赵荆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辉煌成就
纪念碑
诗篇
维纳斯
西方近代
理论专著
阿根廷
作品
建筑雕塑
雕塑艺术
-
描述:
约半个多世纪来,在我国文化界对西方近代雕塑大师罗丹是比较熟悉的,他的作品常在各种书刊上出现,并经常发表评论的文章,也有关于他的艺术的理论专著出版;而对另一个与他齐名,在艺术上同样达到辉煌成就的巨擘,却所知不多,这个人就是布德尔(AntoineBourdelle,1861—1929)。
-
重读《艰苦岁月》
-
作者:
金克俊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历史事件
纪念碑
天安门
军事博物馆
红军
英雄气概
革命斗争
民主革命时期
雕塑
战士
-
描述:
纪念碑雕塑以后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不象一般历史画,表现红军战士的冲锋陷阵,夺取胜利的英雄气概,也不是用宏伟的场面,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而是以两个红军战士在战斗的间隙时的休息,概括性地表现了民主革命时期一段长长的历程——革命斗争的艰苦、必胜的信心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