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艺术圈“强心剂”
作者: 李雨桐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素描   布面   综合材料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硕士研究生   四川   平面设计   油画  
描述: 2005年前后,唐炬在拍卖会上很高调、很疯狂,“其实那是在做一种姿态,给学院派、实力派艺术家一种信心,不要觉得是被淘汰了、过时了。”在这样的“冲锋陷阵”中,市场给予了这个异军突起的“写实油画”藏家很大的关注。随后唐炬习惯于通过电话委托低调购藏,知道今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已经到了一个危机的时候,他再一次现身秋拍现场,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大家的信心,也希望能够带动一点人气。
山水间的狂风:廖继春
作者: 朱倩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素描   布面   综合材料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硕士研究生   四川   平面设计   油画  
描述: 廖继春对于色彩的运用具有极大的天份个性化的美学理念富丽的色彩成为其创作上最醒目动人的标志不少艺术史学者因而赞叹他为“色彩的魔术师”。他的作品在历年的拍卖会上成绩斐然是一众藏家追逐竞拍的头魁也是油画拍卖中的天价藏品。 奔放中的色彩热情洋溢,流露了画家内心的美好意境,是色彩主导的魔术,亦是画师笔下的自述,内敛而自信,诚恳无意直言于人前,这就是廖继春(1902—1976),一股携带于山水间的狂风,通景之灵性,赏情之于心内,于观画者是一种遨游,于绘画者是一种洒脱。
冷军 绿竹入幽境
作者: 王薇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素描   布面   综合材料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硕士研究生   四川   平面设计   油画  
描述: CONTEMPORARY ART:请问这个系列的创作是从哪年开始的?您最初是怎么想到要以“竹”为题材进行创作的? 冷军:创作从2006年就开始了。我在画场景写生的时候买来竹子作为衬景,然后突然发现这个竹子还蛮好看的。用油画来表现竹子还是头一回,应该说在笔法方面还是有一点儿难度的,比如竹子的每片叶子不能按照纯粹写生的方式来画,应该有一点儿平面这样的东西,包含有国画的因素在里面。正好我原来画国画,现在也一直画,驾驭这个东西也还可以,所以我就试着画了。
林明哲 缘定川美 登高远望
作者: 黄麒霏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素描   布面   综合材料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硕士研究生   四川   平面设计   油画  
描述: “他买的是一段美术史”,在那个汹涌澎湃的年代,改革开放让人们终于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想做点什么,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一种执着的拼搏精神。有这么一位台湾人怀着对艺术的热爱,义无反顾地闯入了当代美术史的进程,往返于海峡两岸,写下了历史性的一页。 他叫林明哲,1949年出生于台湾,是福建第六代移民。他早年学画,热爱传统的中国文化,后来以房地产起家,致力于台湾水墨和油画的收藏。在两岸关系仍然紧张的1987年,林明哲怀着对艺术强烈的好奇心,几经辗转来到内地,认识了大量艺术家,后来经过艾轩的介绍,四川美院的作品带给了他很大的震撼。林明哲开始不断地扶持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从大量购画到建立“罗中立油画奖学金”,形成了有时间线索的收藏轨迹。1992年林明哲还创办了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致力于收藏、推广中国的现当代艺术作品,深耕内地,推向世界。“我们做美术馆、做基金会的原动力都是来自四川美院,所以到现在我对四川美院还抱有一种感恩的心态。”林明哲说道。 时代的烙印 林明哲说:“我们在台湾学的历史不是只讲台湾,是整个中国大陆的,新疆,蒙古,或者上海。在哪里有一条铁路,叫什么名字是几公里?山西有什么煤矿?我们都得学。
解澜涛:大隐于市
作者: 杨韵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素描   布面   综合材料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硕士研究生   四川   平面设计   油画  
描述: 解澜涛的画总是给人以格外安宁却又充满动态的感觉,也许是因为这些作品并不诞生于四面围墙的工作室,它们是解澜涛全国各地一路创作而来的、新鲜又真实灵动的艺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是解澜涛的座右铭。他曾经总是喜欢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繁华场所,和大家交流避免落伍,而如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商业时代,解澜涛反而专门选择人们最不愿意去的“荒郊辟野”去写生,他强调,必须上那种很艰苦的地方才能画好画,脱离浮华才是真正走在时代最前沿,倒是颇有古代隐者风范。 从“花卉市场”起步的艺术家 1996年,正读高一的解澜涛作为美术特招生进了张家口一个职业技术学校,那时他对“行情”还不了解,后来听说了中央美院的名气,便自己来到北京上美院的考前培训班。1999年解澜涛考上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因为执着于考央美而放弃了。虽然最后还是阴差阳错的考到了人大,但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他在人大乐团学习音乐,还兼修了油画和国画,毫不浪费时间地铺好了今后要走的路。 大学毕业之后就做职业艺术家这样的路子需要顶着巨大的压力,还得冒着前途未卜的风险。所以解澜涛原本打算找个高中当一段时间的老师作为过渡和缓冲,但最后还是因为迫不及待要实现做艺术家的愿望,2005年,他便拿着卖画赚来的钱到大钟寺花卉市场投资开画廊卖自己的作品。
踏踏实实搞艺术
作者: 陈鸿铭   王薇   黄麒霏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素描   布面   综合材料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硕士研究生   四川   平面设计   油画  
描述: 虽然在金字塔尖艺术家的作品被炒得天高,但这些80年左右出生的艺术家还是踏踏实实地在低头画画,他们立足于自己发现的美丽世界,着迷于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刻画。呈现出的作品也令人不禁会想象他们十年后,会带给大家什么样的作品。 陈承卫,这位自小在东南沿海成长学习的青年写实艺术家,对于欧洲古典油画技艺有着很浓厚的兴趣。陈承卫自己也表示最开始学画时,就是以大师的作品作为学习的典范,如伦勃朗、鲁本斯、维米尔等,这些古典大师的作品无论大小和内容,都相当的出彩,每个细节也都是。而陈承卫本人觉得,对于这种欧洲古典油画技艺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他很迷恋那种有层次感的、有制作感的绘画过程,每个步骤都环环相扣,旨在最终虚拟画面的形成,包括古典技法的用色用油,都让他很迷恋。 而新古典写实艺术最吸引他的地方也就在于——“新”!它是在继承古典的基础上的所做的“新的扩展”,当然我们可以在不重复前辈的画面上,做自己想做的画面,尝试着用年轻人的艺术审美去画属于我们的东西。新古典其实包含了现在的时代特点,从服装和家具都可以感受的到新古典的时代特点。然而对于今后写实艺术,创作方法和手法是不会变的,技法依然是新古典的手法,至于画什么,只要是跟内心相通就一定是可行的。
杨飞云拍卖市场分析
作者: 莳原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素描   布面   综合材料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硕士研究生   四川   平面设计   油画  
描述: 杨飞云的作品《红》,在今年6月2日北京保利的拍卖中以1150万成交,刷新了杨飞云的拍卖纪录。这幅作品是杨飞云在2007年时创作的布面油画。当时的估价为600万到700万。这幅作品以高价成交也并非偶然。这幅作品先后参加过2007年“中国写实画派年展”,中国美术馆;2008年“寻源问道——中国油画研究展”,中国美术馆;2010年“中国写实画派五周年展”,中国美术馆;2010年“北京市文博会”等展览。还有《2007中国写实画派年展》吉林美术出版社,2008年《寻源问道》、《中国写实画派五周年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伉俪艺术家绘画派》等多本书籍著录过。这幅作品中的红色不是古典气质却又带有浓重的中国文化气息,作品中的女孩有生动的生活气息却又不失静好。 杨飞云在拍卖中成绩较好的作品都以女性人物为主题,在杨飞云的笔下,女人体,女肖像,很多包括自己的妻子,都成了绘画的主题。他曾直率地说他不喜欢衰老和丑陋的东西,而只有青春美丽的事物才使他激动,他要表现充满青春和美丽的形象。同时他又把这种“美”进行了“理想式”的加工,使之呈现出一种静谧含蓄,而又可亲可近的抒情基调。画面中的人物往往被安置在全家塔式的稳定之中,姿态是安祥的,表情,动作是含蓄的,光线是柔和温馨的,背景或是单纯的整体色块,或是安置几组井然的静物摆设,整幅画面呈现出一种理想的抒情气氛。
沉郁表现和视觉唤起——张峰油画的造型维度
作者: 闻松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敬畏之情   风格化   老僧入定   三年   郭北平   直观感受   佛光普照   硕士研究生   经典化   内在张力  
描述: 的人群里,其实映衬出的是佛光普照般的光影……这些是张峰的油画《洛若金山》给人的直观感受。这幅陆陆续续历经三年画就的油画巨作,同时也是张峰硕士研究生三年的重要成果。一笔笔的塑造灌注了张峰三年来平静及老僧入定般的
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院长 教授 何炳钦
作者: 何炳钦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专业   学科带头人   硕士研究生   陶瓷艺术   工业设计   景德镇陶瓷   院长   艺术学院  
描述: ~~
故宫讲堂:清代珐琅彩瓷器鉴赏(下)
作者: 刘宗跃   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业学位   陈列展览   孙瀛洲   景德镇陶瓷学院   珐琅彩   工学学士   硕士研究生   瓷窑遗址   陶瓷研究所   中国古陶瓷  
描述: 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孙瀛洲捐献陶瓷展"等多个大型陈列展览,实地调查数十
< 1 2 3 ... 5 6 7 ... 50 51 5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