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幽蓝神韵悦目赏心--河北保定元代窖藏青花瓷品赏
作者: 杨洁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青花瓷器   国家博物馆   阿尔达   元世祖忽必烈   上海博物馆   萨菲   伊利汗国   博物馆藏   合赞  
描述: 在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展厅陈列的众多精美瓷器中,有4件青花瓷令世人惊艳,它们是1964年5月在河北保定市永华南路元代窖藏内出土的器物,当时共出土瓷器11件,其中包括6件青花瓷器、2件卵白釉瓷器和3件蓝釉描金瓷器。此次青花瓷器的出土曾轰动一时,是国内首次发现的成批元代青花瓷,这些器物造型典雅端庄,纹饰丰富,制作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堪称元瓷极品,弥足珍贵。本文笔者将4件绝美的青花瓷器作介绍,以飨读者,在悦目的幽蓝神韵中体味青花独具的艺术魅力。
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作者: 郭建晖   来源: 统计与决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激烈竞争   产业发展   中心地位   陶瓷文化   振兴   刻不容缓   领先地位   战略探讨   景德镇陶瓷  
描述: 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如何走出生物教学的误区
作者: 潘瑶   来源: 读与写(上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激烈竞争   产业发展   中心地位   陶瓷文化   振兴   刻不容缓   领先地位   战略探讨   景德镇陶瓷  
描述: ,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任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联系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作者: 江和建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生素B   维生素A   肌糖原   提高   兴趣   剧烈运动   联系实际教学   生物化学课   结合实例   乳酸  
描述: 笔者总结了在医学基础课(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具体实例进行教学,既避免了纯理论的枯燥,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试论吉州窑
作者: 余家栋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生素B   维生素A   肌糖原   提高   兴趣   剧烈运动   联系实际教学   生物化学课   结合实例   乳酸  
描述: 试论吉州窑
浅谈建阳窑
作者: 耿宝昌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生素B   维生素A   肌糖原   提高   兴趣   剧烈运动   联系实际教学   生物化学课   结合实例   乳酸  
描述: 浅谈建阳窑
《乡愁》:仿佛梦境,仿佛倒影
作者: 刘宣杞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长镜头   倒影   声音   安德烈   《乡愁》  
描述: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乡愁》像是一位老人在对你讲述另一个古老的世界。潮湿的雾气,忧郁的气息,滴滴答答的水声,每一个镜头都像是一幅油画,黑白加淡淡的彩色,画面中人们恍惚的眼神,悠然的长镜头,河流的声音贯穿影片,是乡愁的声音。影片讲述忧郁
见证历史的艺术老兵——安德烈·梅尔尼科夫个展
作者: 马晓瑛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创性   现实主义   历史   俄罗斯   艺术家   安德烈   列宾美术学院   老兵  
描述: 若从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大师中找出一位最具代表性者,安德烈·梅尔尼科夫(Andrei Milnikov)应属不二人选,就他对当代与后辈艺术家的影响及其作品的开创性而言,这位始终带着深蓝色呢绒扁帽、身着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枫香镇   花茂   重要转折点   红色文化   突破乌江   大后   打乒乓球   烈士纪念碑   革命活动   贵州遵义  
描述: 6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离京到贵州遵义考察,一下飞机就直奔红军山烈士陵园,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在"突破乌江天险"浮雕前,总书记驻足感叹:"当时要是过不去就危险了……"碑上"红军烈士
当代雕塑还可以这么做
作者: 刘辛未   来源: 齐鲁周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枫香镇   花茂   重要转折点   红色文化   突破乌江   大后   打乒乓球   烈士纪念碑   革命活动   贵州遵义  
描述: 雕塑的返璞归真,呈现出新的形态,现代主义思潮为艺术带来了新的体验,当代艺术正是这种体验的呈现。亲情的返璞归真,带来的是祖孙两代人之间浓浓的爱,张亦诺以其超越幼小年龄的担当,将爱进行传递。先欣赏两位雕塑家的创作。第一件作品,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刘水洋的雕塑作品《脊椎弓》,他将弓身的构成材质置换成脊椎,喻意国人有脊梁,肩可抗穷困劳苦一生之重压,背可负戳脊梁骨的千夫指。
< 1 2 3 ... 6 7 8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