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古今青花瓷的运用
作者: 王青   李燕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制瓷技术   玻璃白   陶瓷艺术家   烧成温度   清三代   瓷胎   艺术发展史   陶瓷美术   中国瓷器  
描述: 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到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经成熟,制作工艺水平已达到历史顶峰。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看,唐代青花瓷从其钴原料从国外进口,加之工艺和制瓷技术不成熟,使得唐代青花瓷一度被认为是其"滥觞期"。而景德镇青花瓷创始于元代,并在这一时期在其技术、工艺方面达到成熟的境地。这一方面得益于青花瓷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
浅谈粉彩瓷的工艺和创新
作者: 汪萍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玻璃白   御窑厂   艺术瓷   珐琅彩   康熙年间   清代康熙   粉彩瓷   窑器   颜色釉   全手工  
描述: 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并称为景德镇四大名瓷,说到粉彩瓷,它以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画工细腻的艺术特点而风靡海内外。据有关资料记载,粉彩艺术瓷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粉彩艺术瓷是在清代
御窖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玻璃白   御窑厂   艺术瓷   珐琅彩   康熙年间   清代康熙   粉彩瓷   窑器   颜色釉   全手工  
描述: 近日,由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的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考古发掘已结束田野考古,开始进入室内整理阶段,首次发现了完整反映明代官窑釉上彩制作过程的作坊、釉料
帽筒的辨识和鉴定
作者: 何小龙   来源: 理财(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中国陶瓷   清朝   学术论文   瓷器鉴定   起源   辨识   《陶说》  
描述: 关于帽筒的起源,历史遗留的资料和信息很少,许多专家认为帽筒的起源应在清朝灭明立国时就有了。但在清朝关于陶瓷器物的论述和记载中,如朱淡的《陶说》,兰甫的《景德镇陶录》,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
河南淅川下寨城址出土清代瓷器
作者: 孙锦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淅川下寨   清代瓷器   青瓷   粉彩瓷   青花  
描述: 下寨城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下寨村北,发现了寨墙、灰坑、灰沟、墙基和道路等多种遗迹,并出土了大批量清代瓷器,包括青花、青瓷、粉彩瓷、白瓷和黑瓷等,其中部分瓷器底部有款识,时代集中在清嘉庆
明清对外文化交流及瓷器花卉装饰纹样研究
作者: 沈玲   万晓惠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文化交流   瓷器花卉   明清时期  
描述: 在我国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类型,而在明清时期,随着和海外国家贸易的频繁发生,这也加强了其和对外文化的交流,特别是和欧洲地区一些国家的文化交流,对我国文化形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谈清代宫廷祭祀礼仪与颜色釉瓷的兴盛
作者: 熊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祭礼   景德镇   御窑厂   祭祀礼仪   康熙   釉瓷   清代宫廷   颜色釉   恢复生产   瓷质  
描述: 至关重要的作用。清宫祭祀礼仪虽承旧制,但规模更甚于前朝,主要使用各色釉瓷质祭器,因而颜色釉瓷得到空前发展。一、清代宫廷祭祀礼仪与祭器概说清代宫廷礼仪承袭古礼而来,是一套非常复杂完备的系统。据《大通典》规定,清代礼仪分为吉嘉军宾凶五类,祭祀礼仪即与其中的吉礼相对应。祭礼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祭祀祖先
景德镇 部门联动促扩面征缴
作者: 李献忠   来源: 中国社会保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执法人员   清欠工作   监察支队   外商投资企业   景德镇市   基本养老保险   扩面征缴   个体私营  
描述: 近期,由江西省景德镇市人社、公安、税务、法院等33个部门单位为成员,社保局和劳动监察支队执法人员为主的3个扩面征缴行动小组和1个催缴欠费小组,开展了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和清欠工作。此次行动的重点包括城镇个体私营商户、外商投资企业的从业人员、
关于江西省史编研的几个问题
作者: 姚公鶱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干越   江南   经济文化   江西经济   古代文化   明清之际   思想文化   禅宗   陆九渊  
描述: 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五载“饶州风俗”一则,内云:“嘉祐中,吴孝宗子经者作《余干县学记》,云:‘古者江南不能与中土等。宋受天命,然后七闽二浙与江之西东,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江南既为天下甲,而饶人喜事,又甲于江南。盖饶之为州,壤土肥而养生之物多,其民家富而户羡,蓄百金者不在富人之列,又当宽平无事之际,而天性好善,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
介绍一首疳证验方——化疳散
作者: 王春生   来源: 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君子   五谷虫   清代   经验方   脾胃   介绍   土炒   望月砂   白术   姜汁  
描述: “化疳散”又名杏云化疳散,是清代末年饶州府名医章穆(世称杏云先生)所制订的一张主治小儿疳证的经验方。在波阳医学界相互传抄,视为家珍,广为传播,现介绍于下: 方剂组成与方解:五谷虫(炒)90克,望月砂
< 1 2 3 ... 22 23 24 ... 510 511 5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