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汉】搜索到相关结果 2563 条
-
元青花鬼谷子图大罐真伪辨
-
作者:
马广彦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君臣
中国历史
蒙古族
少数民族
元代
习俗
汉民族文化
-
描述:
元青花鬼谷子图大罐真伪辨
-
看点:古董商范德文与范德文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汉唐时期
古董
参展商
艺术馆
18世纪
德文
中国瓷器
-
描述:
范德文与范德文东方艺术馆(Vanderyen & Vanderven Oriental Art)是一家荷兰本地的参展商,以专营中国外销瓷为特色,另外还包括一些典型的17、18世纪中国瓷器、汉唐时期
-
琳琅满目的徐州地区汉镜
-
作者:
尹钊
刁海军
张继超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晚期
徐州地区
西汉早期
线纹
铭文
纹饰
西汉中期
汉代铜镜
直径
弦纹
-
描述:
汉代大部分时间国力雄厚、经济繁荣,手工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其时铜镜主体纹饰内容广泛,天上人间、奇禽异兽,五彩缤纷,为珍贵的古代工艺品。 徐州地区是汉文化发达地区之一,遗存的青铜镜具有一定的特色
-
浅谈鉴别古玉器应具备的知识
-
作者:
解大山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中国玉器
战国秦汉
蓝田玉
和田玉
琢玉
古玉器
岫岩玉
透闪石玉
沁色
-
描述:
中国玉器的发展,从史前的古朴稚拙到战国秦汉的雄浑豪放,再到明清、当代的玲珑剔透、博大精深,经历了一个由“物——神——人——物”的发展历程,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思想观念下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明
-
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陕西汉代石雕艺术
-
作者:
张彦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陕西省
汉武帝
昆明池
牛郎织女
艺术
霍去病
造型
文献记载
汉代石雕
画像石
-
描述:
秦汉时期,中国石雕艺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大型圆雕和墓室浮雕艺术相继出现。秦代大型石雕仅见于文献记载,尚无实物出土。汉代石雕则主要发现于陕西、河南、四川等地。汉代石雕一改前朝小家碧玉、玲珑精巧的造型风格,变得高大雄浑、气势磅礴,往往于拙朴的造
-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与卫青有关吗
-
作者:
刘铁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汉时期
国宝级文物
金银
竹
铜
陕西历史博物馆
兴平市
出土
-
描述:
1981在陕西兴平市茂陵1号无名冢丛葬坑附近出土了一件西汉时期的熏炉,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该馆的18件国宝级文物之一,它就是鼎鼎大名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见图)。其通高58厘米,最大直径9厘米,重
-
南阳出土的东汉三螭龙纹?形佩
-
作者:
李伟男
王伟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时期
阴线刻
浅浮雕
石皮
国宝级文物
毛雕
首都博物馆
螭龙
南水北调中线
赭红色
-
描述:
在首都博物馆"楚风汉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文物展"的玉器展柜中,有一件东汉时期用和田白玉仔料随形雕琢制成的三螭龙纹■(she)形佩,备受观众关注,被有关文博专家誉为"国宝级文物"。这件
-
家藏东汉羽人神兽镜
-
作者:
钱士义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羽人
西王母
区域内
东汉
汉代
浮雕
娱乐活动
平均分
神兽镜
外区
-
描述:
我收藏一面东汉镜,根据纹饰取名为羽人神兽镜。镜直径14.5厘米,厚0.9厘米,重660克(图1)。大圆钮,5个乳钉将内区平均分成5个区域,区域内浮雕着7个羽人3只神兽,外区有"胡氏作"3字,外缘饰云
-
耐人寻味的东汉龙凤镜
-
作者:
祁建铭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演变过程
东汉时期
线条优美
明暗
龙凤
古铜镜
象征着
画面表现
吉祥文化
-
描述:
笔者藏有一面东汉时期的古铜镜,包浆乌青黑亮,在碧绿斑锈点缀下显得格外雅致古朴。其圆形、圆钮、圆钮座,镜面微凸,直径9厘米,重118克(如图)。尺寸虽小,但制作精湛,古代工匠采用浮雕技法,在方寸之间
-
“古象牙龙邮”龙年新春贺岁发行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演变过程
东汉时期
线条优美
明暗
龙凤
古铜镜
象征着
画面表现
吉祥文化
-
描述:
出可以作为精雕之用的部分,精工切割成1毫米厚的薄片,难度极大,成品率极。 在1毫米厚的薄片上,采用高超的牙雕绝技,进行制坯、精雕、微雕、抛光等几十道复杂工序,每道工序的要求近乎苛刻,稍有分心就会功亏一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