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
作者: 叶赛楠   黄群慧   来源: 社会工作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就业难   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  
描述: 就业是民生之本,现阶段总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毕业生总体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一般劳动就业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劳动就业问题以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本文
吉普赛人:欧洲最受歧视的一族
作者: 腾龙   来源: 北方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体   欧洲人   吉普赛人   拆除   法国   联合国   少数族裔   地方政府   普通法   受歧视  
描述: 的一个少数族裔群体,也是受歧视最严重的一族。梵高油画《大篷车》(The Caravans-Gypsy Camp near Aries)的恬静浪漫、歌剧《卡门》的美丽奔放,都取代不了现实生活中吉普赛人
无形的建筑——现代覆土建筑探析
作者: 杨恬怡   余小荔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语法学   形态学   英语语言   语义学  
描述: 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的环境出现了很多问题,土地资源得不到良好的利用。身处高楼林立的城市,背后的浪费与破坏也都一一显现出来。一种无形的建筑——覆土建筑则是顺应时代背景,本文通过探索现代覆土建筑中生态出现问题的及形式与优势可行性方法,提出为应对这些问题而出现的绿色建筑。现代覆土建筑就在于解决一些生态完整性破坏、绿植覆盖率过低等问题,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奥运会的无头铜像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像   第23届奥运会   主会场   运动员   种族歧视   洛杉矶   雕塑   设计者  
描述: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在进行主会场建设时,按照设计要在门前塑造两尊运动员的铜像。雕塑者找来许多运动员做模特,铜像的样式很快就设计出来了。但是专家们在审查时却发现了问题:
女性艺术正在取代女性主义艺术
作者: 杨琳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运动   艺术史家   绘画语言   性别歧视问题   夏皮罗   指持   艺术创作活动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史研究   女性主义艺术  
描述: ,其中,女性主义运动可以被视为颇有影响力的思潮。在艺术领域,一些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的艺术家和艺术史家针对艺术领域的性别歧视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批判活动,同时,也为艺术世界的女性争取各种权益。
俄罗斯画家的墓碑(六) 列维坦
作者: 高莽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犹太人   风景画   艺术遗产   建筑学校   墓碑   民族歧视   莫斯科   俄罗斯   列维坦   公墓  
描述: 代新生画家。列维坦是犹太人,天生注定要遭受民族歧视。他的祖父是犹太拉比,父亲是铁路职员。1870年迁入莫斯科。1875年丧母,两年后又丧父,留下兄弟姐妹4人,生活极其窘迫。由于酷爱美术,13岁的列维坦
伊丽莎白·凯特莱特──形式中的精神
作者: 马撒·凯恩斯   岳沐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写实主义者   墨西哥   雕塑作品   凯特莱   艺术博物馆   种族歧视   美国黑人妇女   布朗库西   雕塑家  
描述: 从1940年代中叶开始,生于美国的伊丽莎白·凯特莱特(ElizabethCatlet)就是一名书画刻印家、雕塑家和教师。她与同为画家、书画刻印家的丈夫弗朗西斯科·莫拉(FranciscoMora)在墨西哥也有一个家。她在美国和墨西哥的雕塑作品包括纪...
南非一瞥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鸟瞰   天堂   苹果   喷泉   鸵鸟   黑人   南非   出售   受歧视   雕塑  
描述: ~~
《破戒》双重性的探析
作者: 吴丽艳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破戒   部落歧视   双重性  
描述: 岛崎藤村小说的创作初期,带有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倾向,后来深受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创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破戒》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主要思想的分析来探究作品中所蕴含的双重性。
雅致奢瓷
作者: 杨泊舟   来源: 当代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价值   童心   品牌   歧视   景德镇   暴力   邪恶   客户   西班牙人   中国瓷器  
描述: “世界最风靡的瓷器是西班牙的品牌LLADR (?),译名雅致瓷器。”听到这话,我只觉一股热烘烘的尴尬涌上来,口干舌燥。原本就不太喜欢西方把中国叫做China,但不喜欢归不喜欢,人家依然那样叫,叫得久了,自己也没了办法,只当一个名字,只当一个公认惯例,进而死马当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