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苏州研究生城主入口雕塑的施工技术分析
作者: 尉东永   来源: 山西建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拱架   钢管桁架   雕塑   钢结构  
描述: 结合苏州研究生城主入口雕塑工程实践,对钢管桁架构件的连接、结构安装等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对钢结构制作、拱架安装及预应力拉索安装等方面的施工工艺进行阐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扩建工程
作者: 毛剑敏   李棣华   来源: 建筑结构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跨度结构   屋顶   风洞试验   桁架   桩基础   钢屋架安装  
描述: 1997年6月30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举行的香港主权移交仪式使造价为48亿港元的新翼成为举世瞩目的建设项目.此工程非同寻常的建筑形式和极其紧凑的建设计划,要求结构采用多方面的特殊处理方法.象征海鸟飞翔在水面上的雕塑般的屋面造型无疑是此工程最吸引人和最复杂的部分.跨越水道90m的多层中庭连接通道使新翼与原会展中心构成一体,别具一格.包括填海在内整个项目只用了3年便完成了.
景德镇珠山路大桥预应力桁架拱施工
作者: 吴菊新   来源: 桥梁建设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拉   大桥预应力   接头   钢丝束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台板   桁架拱   桥面板   景德镇市   槽口  
描述: 景德镇珠山路大桥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区中心,为横跨昌江的公路大桥。全桥长316.2m,桥面宽18m,其中车行道宽12m,两侧人行道各宽3m。桥式采用5孔净跨5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桁架拱,如图1及照片1
关于在建筑及装饰中融入古建艺术的思考
作者: 李豪邦   刘伟民   贾向波   来源: 古建园林技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建筑立面   文化底蕴   园林建筑   艺术   桁架   立面造型   中国古建   建筑文化   钢结构  
描述: 笔者近日在沈阳某建筑的立面改造中、配合姜振东艺术空间设计的立面造型、采用钢结构处置手法、宛若女士装点胸花一般、将中国古建垂花阁楼一隅镶嵌入建筑立面的一角(图1)。对其目光扫过,细腻的轮廓、小巧玲珑、若隐若显,定睛注目则感中国古建文化底蕴的魅力回味无穷。
桁架结构的倒变量响应面法研究
作者: 纪祥飞   郭明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响应面   倒变量   桁架结构  
描述: 了该方法建立的静定桁架结构的位移表达式具有很高的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响应面方法能够精确、快速地解决平面和空间桁架位移的显式化问题.
时代风雕塑空间钢桁架结构分析
作者: 刘殿中   田淑清   来源: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化计算   空间钢桁架   结构分析   雕塑  
描述: 本文采用折算矩形截面替代不规则截面、折杆替代曲杆的方法对空间钢桁架进行结构分析 ,并经工程实测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空腹桁架吊挂式”结构的实际应用
作者: 崔士俊   来源: 煤炭工程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物   空间位置   宿舍   底层结构   隧道洞口   钢筋   空腹桁架   实际应用   荫营煤矿   办公楼  
描述: 荫营煤矿地处山区,建筑物多在半山腰上.东部为矿部办公楼等,西部为家属区.车队、小煤窑等,东西两部为山腰地形横隔.仅靠一隧道连通,成为行人车辆必经之路.1981年,决定在正对隧道洞口约50m范围内,修建一栋三层楼单身宿舍.宿舍前即为道路,道路另侧为陡坎,故此处出隧道后即呈90°左右大转弯,单身宿舍底层必需满足车辆通行的需要,根据布置,在转弯处,底层应有最大为21m跨度的空间位置.对于底层结构采用什么形式,就有各种不同方案.大
超高不规则的玲珑塔特种结构设计与分析
作者: 于雷   高强   来源: 科技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震分析   玲珑塔   ANSYS   桁架核心筒  
描述: 本文通过对其结构设计进行了说明,采用 ANSYS 软件对其进行了自重、风载、地震作用和周期的计算与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为类似的特种结构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贵阳市某钢结构雕塑的结构体系分析及其静荷载试验研究
作者: 梁影   田蒙奎   李强   申波   黄伟   薛守宝   王澈泉   来源: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荷载试验   弹性   管桁架   局部加载  
描述: 针对贵阳市某钢结构雕塑静荷载试验,分析了结构的受力特点,总结了采用肋环型正交管桁架结构的优势,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了试验加载范围、观测点及具体静荷载试验方案,讨论了试验误差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采用局部加载方案能够反映原设计活荷载作用效应,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该结构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