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万里长空为忠魂 著名雕塑家、学者刘巽发专访
作者: 陆君玖   来源: 创意设计源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木雕技法   上海市   画品   创作   雕塑家   小型雕塑   作品   城市雕塑   工艺美术  
描述: 人走过一段旅程,就会留下一段足迹,是深是浅,是曲是直,自有足迹在,本不需要人去说话的,然而昨天的足迹会慢慢远去、浅淡以致化为乌有,这时若能回眸一瞥很有必要,如此方能弄清昨日走的何路?今日身在何处?明日又将足踏何方?——摘自《刘巽发雕塑自选集》前言陆君玖:刘老师您好!您在雕塑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一位著名的雕
旧日足迹
作者: 霍鹏飞   来源: 创意设计源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木雕技法   上海市   画品   创作   雕塑家   小型雕塑   作品   城市雕塑   工艺美术  
描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当代具象雕塑在国际艺术舞台上显得更加成熟,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当代具象雕塑创作在创新的同时应该把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元素作为创作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其它表现形式上的创新,这就是中国雕塑语言表达的新内容。在形式上不限于东方或者西方、在创作手法上也不拘泥于材料的多样性,而是在不摒弃传统元素的同时进行创新。
开栏语
作者: 许正龙   来源: 创意设计源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木雕技法   上海市   画品   创作   雕塑家   小型雕塑   作品   城市雕塑   工艺美术  
描述: 入门初学时,先生们是那么教的:雕塑——凝固的艺术,坚硬厚重,是固定不变的。二战时期,亚历山大·卡德尔率先使用轻盈材料,造型比较灵巧,采用悬吊方式,微风掠过,作品动起来了。之后,学科间在快速交错与融合。雕塑界呈现开放状态,在造型过程中,塑造、雕刻、构造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谈及具象,对应的是抽象与意象,三者怎么划分?实际并不泾渭分明,没有明确界限。划分基础是现实参照系,其理论根源是柏拉图的"镜子说"、"模仿论"。意象并不全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意象有时是悬在空中、飘忽不定的。言及具象,我只想说一句,"具象雕塑与用具象手法创作的雕塑不是一回事"。
木雕创作形式美到艺术美的思考
作者: 高公博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美   木雕技法   东阳木雕   木雕艺术   发展课题   装饰艺术   作品   黄杨木雕   探索内容   艺术美  
描述: 木雕艺术,源远流长,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需求,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木雕艺术的创作正面临着如何从形式美到艺术美的发展课题。最近,杭州西博会所展示的东阳木雕和黄杨木雕艺术,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探索内容。历经近十年的变化,我们看到了东阳木雕充满着生机勃勃的希冀和曙光,艺术家们以自己独具的技艺和特点,综合地展示了木雕的装饰艺术美,作品超越了原有的局限,“云龙花瓶”、“人像浮雕”、“农家小景”、“诗情风光”、“古代人物”、“树林即景”等作品,在题材、造型、技巧等方面果断地摆脱了程式化的统一格局,都给人以新的感受、新的概念,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