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易】搜索到相关结果 1402 条
-
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2015年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观感与启示
-
作者:
刘晓红
来源:
中国统计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文化生活
创意园
文化艺术
创意港
吉州窑
盐田国际
电子商务产业
文博
博览交易
-
描述:
5月14日,应省委宣传部邀请,随江西代表团赴深圳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大会。文博会开幕当天,代表团一行认真观看了江西主馆以及南昌馆、景德镇陶瓷馆、吉州窑馆、上犹油画馆等地方特色展馆
-
论敦煌·梦
-
作者:
李振兴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传统绘画
景德镇
中国贸易
艺术形象
美术创作
敦煌壁画
艺术个性
陶瓷工艺
工艺美术
-
描述:
2006年10月,在由中国商务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贸易促进会、江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06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我送展的三尺
-
挚爱情深 怀念瓷香——谈胡辛老师的女性瓷缘
-
作者:
刘庆玉
来源:
创作评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传统绘画
景德镇
中国贸易
艺术形象
美术创作
敦煌壁画
艺术个性
陶瓷工艺
工艺美术
-
描述:
作为与景德镇结缘近五十年的胡辛老师,出于对景德镇的挚爱,也出于对瓷的极度热爱及瓷之性情的感悟,巧妙地将瓷与女性、瓷与人生融为一体,进而由瓷生发出无数美好的情愫,这些都体现在胡辛老师创作的一大批有关景德镇的文艺作品中,其中以景德镇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怀念瓷香》(又名《陶瓷物语》)尤为突出。读完《怀念瓷香》,就会真切感受到胡辛老师笔下瓷的世界是如此深邃广阔,是那样的色彩斑斓。掩卷静思,
-
寂寞的返乡之路——林风眠与中国瓷的精神交汇(四)
-
作者:
简兮
来源:
爱尚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传统绘画
景德镇
中国贸易
艺术形象
美术创作
敦煌壁画
艺术个性
陶瓷工艺
工艺美术
-
描述:
林风眠于20世纪60年代在景德镇绘瓷,是一次真正的返乡。景德镇作为中国瓷都,寄寓了林风眠瓷中的青青世界,而对于一个生于石匠家庭的艺术家,工匠精神浓厚的景德镇,也令他有如归故乡的亲近感。傅雷曾对林风眠说:"你在艺术上的追求,与你祖父雕刻石材的精神是一样的。"痴迷于宋瓷境界的林风眠,与景德
-
江苏扬州南宋宝祐城西城门外出土陶瓷器
-
作者:
王小迎
王睿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贸易
龙泉窑
宋元时期
吉州窑
-
描述:
,出土一定数量且较为完整的陶瓷器,为研究宋代以来扬州陶瓷贸易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出土陶瓷器以两宋时期为主,少量唐代及元明时期产品,所涉及窑口主要有吉州窑、建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本文根据出土陶瓷器
-
“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差异对工业机器人出口的影响 ——基于23个沿线国家的实证研究
-
作者:
徐微
徐洁香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一带一路
文化差异
贸易引力模型
-
描述: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和H ofstede文化六维度理论,将中国对23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2—2016年的工业机器人出口贸易额和文化差异指数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和核心解释
-
“交集站”大学生服务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
作者:
张娟
范子煊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手交易
资源再利用
网上交易系统
-
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大学生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对现有二手网站交易模式的现状分析,提出建立“交集站”大学生服务平台的设想,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控制了物流成本,提高了高校大学生二手物品有效循环流通。以此同时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处理旧物的能力。
-
江西十月多盛会 药香里回味,瓷韵中升级
-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商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
景德镇
药品交易会
博览会
韵
江西
城市
-
描述:
每年十月,江西部行两件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目光的大事要办:樟树全国约材药品交易会和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社会上有了一种给城市冠以“x都”之名的风气,
-
浅谈中国青花瓷山水画之意境美
-
作者:
聂微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华夏文明
清新淡雅
意境之美
病树
诗人白居易
万木春
雁南飞
清三代
艺术元素
-
描述:
在文物艺术领域,中国山水画和青花瓷是华夏文明两个辉煌的艺术门类,它们在各自的发展中相互影响及借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艺术元素。由于中国文人对山水画的追求和审美取向,使古代工匠在素胎上的笔法苍劲多变,设色清新淡雅,意境深幽阔远,并最终在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三代得到真正的完美结合,使纸质中国山水画的古典美、意境美和深邃美完全移植于永不褪色的青花瓷上,成为流芳百世的宫廷御用之品和达官显贵的府第珍藏。
-
论广彩繁荣的历史意义
-
作者:
高伟利
徐中锋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彩
文化交往
定制
海外贸易
外销瓷
-
描述:
自康熙二十三年开放海禁之后,广州的行会组织与国外贸易机构相继产生。作为海外贸易的大宗,外销瓷从零散外销到集中定制,市场行情发生了质的变化。整体市场的繁荣既源于海外市场的深层、大量需求,海外贸易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