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无】搜索到相关结果 2872 条
-
衍射光学及其在红外成像系统中的应用
-
作者:
孟剑奇
来源:
航空兵器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透镜阵列
红外成像
金刚石车削
无热化系统
衍射光学
-
描述:
简述了浮雕型衍射光学元件的概念、原理及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衍射光学元件可用于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以及利用微透镜阵列与红外焦平面阵列单片集成能够改善红外焦平面阵列的性能是两个重要的应用方向,最后简要从系统需要和国内实际加工工艺水平方面分析了金刚石车削法加工具有连续浮雕结构衍射光学元件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指出了金刚石车削法加工衍射光学零件是切实可行的重要技术途径。
-
窥视天下——美国RQ-4“全球鹰”高空长航时无人机
-
作者:
王钟强
来源:
航空档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16战斗机
无人驾驶侦察机
无人驾驶飞机
F
无人机
长航
运输机
窥视
-
描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无人驾驶飞机大多是一些小巧玲珑的玩意儿,而美国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研制的高空长航时无人驾驶侦察机全球鹰却是个庞然大物。它相貌不凡,看起来很像一头虎鲸,最大起飞重量11622千克
-
中国新锐画家陈二夫
-
作者:
张立
来源:
航空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江南
历史
手法
延伸
题材
创作过程
无限
作品
灵感来源
-
描述:
难以想象的笔触,也许你能期待21世纪中国另一位"吴冠中"就要出现了。从传统的油画工法,从普通的色层表现,蜕变出令人激昂的光影,表现出令人震撼的美感,他的画,画的美,不停滞,不徘徊,无限延伸,无限进展。高超的技巧突破既有油画笔法,又表现出磅礴的大气。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品周庄王逸风先生之诗画
-
作者:
笑颜
来源:
航空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王逸
江南
周庄
寻常
色彩
常人
轻灵
无穷
线条
-
描述:
有荡气回肠状黄山怪石者,有轻灵缥缈发幡之感悟者,亦有思虑自省表上下求索者,然于我印象最深者还是他写的江南山水。江枫渔火、古桥石栏、清茶竹椅、驳巷丝弦……触目之景,触耳之音,信手拈来,不加雕琢,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
-
无住无相:阚诗淇艺术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航空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无相
心形
影像
艺术展
伦敦
金刚经
作品
雕塑
视觉艺术
-
描述:
阚诗淇毕业于伦敦市中心著名的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创意艺术、视觉艺术和时装设计。7月3日-30日,在上海红坊艺术园区内的圣菱画廊举行的"无住无相——诗淇的艺术"展览,是对诗淇艺术成就的第一次全面展示。
-
SPARTAN 1/10电动船模
-
作者:
暂无
来源:
航空模型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扭矩
航行速度
船模
电动
无刷电机
-
描述:
这款外形绚丽的船模采用了2018款全新设计的“五彩缤纷”系列彩壳。其配备Velineon 540水冷无刷电机,配合VXL-6S防水电调和高扭矩电机,最大航行速度达50km/h。
-
公文箱里的侦察机
-
作者:
晓椿
晓东
来源:
航空知识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环境
微型无人机
续航时间
无人驾驶飞机
公文箱
研制
螺旋桨
无人侦察机
小型无人机
飞行
-
描述:
无人驾驶飞机自问世以来,特别是本世纪60年代后,其在侦察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几次局部战争中,美国和以色列都大量使用了无人侦察机对敌方阵地和战区进行侦察和监视。近些年,各国在发展远程长航时大型
-
艺术时间、空间的特点
-
作者:
潘其添
来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辨证统一
景物
艺术家
现实时间
维性
艺术时间
有限与无限
运动着
时间和空间
-
描述:
正确认识艺术时间、空间的特点,对于提高创造美的能力,搞好文艺创作或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实有必要.一般地说,音乐是时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是空间艺术;电影则是综合艺术.不过,这一区分,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事实上,绘画等造型艺术也有时间问题,音乐也涉及到空间问题.艺术时间、空间的特点,是相对于现实的时间、空间而言的.因此,为了说明艺术时间,空间的特点,首先有必要对现实的时间,空间作简明的哲学思考
-
腕底烟霞腾起 胸中丘壑无穷
-
作者:
王同仁
来源:
河北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丘壑
作品赏析
华人华侨
中央美术学院
水墨山水画
中国画
无穷
中国山水画
中国美术
河北省
-
描述:
2005年在香港举办的世界华人华侨书画大展上,张志恒荣获金奖,可喜可贺。20世纪60年代中期,志恒是我在北京隆福寺街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任教时的学生。当时他是班里的班主席,瘦瘦的身材,衣着朴素,浓眉毛,大眼睛,形象很有特征。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国画教研室的卢沉先生、油画教研室的王德娟先生都曾给他画过写生肖像。光阴似箭,一晃40年过去了。当年的青年学生,现在已年届花甲,事业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属于实力派的中国山水画画家。
-
大力提倡——有机肥与无机肥混施
-
作者:
刘宝林
来源:
河北农业科技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养分平衡
无机肥
化肥用量
八十年代
作物秸秆
有机质含量
七十年
有机肥
肥效
土壤
-
描述:
近年来,不少地区农民种田只重视施化肥,不注意施用有机肥。作物秸秆除高粱、玉米等作架材和饲草外,大部分麦秸之类的秸秆均得不到合理地利用。有的作柴烧,有的被弃置在村头、道边,有的在田间白白烧掉。此外,人畜粪便和一些土杂肥也缺乏管理,乱推乱放。而大面积农田却只施入少量有机肥,有的甚至几年不施有机肥,单纯施用化肥。据乐亭县五个乡十五个村的调查,八十年代的化肥用量比七十年代增加80—100%,而粗肥用量却下降50%以上。增施化肥能增产,是因化肥养分含最高、肥效快。但化肥养分单纯,肥效短暂,不能保持稳产,且破坏土壤的养分平衡,长期单纯施用化肥,使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微量元素减少。据化验分析,目前我县土壤缺磷面积占70%以上,缺钾面积占60%以上。同时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土地后劲不足。有机肥含有多种有效养分,肥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