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徽帮】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徽派玉雕与徽州人文
-
作者:
李维翰
来源:
天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州文化
专业活动
安徽人
物质文化遗产
徽文化
墨彩
徽帮
安徽籍
文化特征
徽派
-
描述:
安徽人杰地灵,悠久绵长的文明史形成了徽州文化的丰厚典雅,清新洒脱,堪称"中华文明的标本和缩影"。徽文化的精神内涵博大,令人叹为观止,像墨彩山水画一样留下块垒分明的印记,正是所谓的"丹青难写是精神"。近年来,全国有影响的玉石雕专业活动中,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在重要的国家级、全国性的玉石雕的专业评奖中,以及许多高等级的玉雕精品展
-
景德镇会馆研究
-
作者:
崔鹏
来源:
沧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杂帮
都帮
景德镇
会馆
徽帮
-
描述:
会馆对景德镇有重要影响。本文从会馆的分布格局、规划特点、建筑结构、装饰艺术、历史成因等多个方面,来证明陶瓷经济发展中,会馆起到关键作用。
-
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发掘:将瓷都历史前推200年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杂帮
都帮
景德镇
会馆
徽帮
-
描述:
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的发掘,把“瓷都”景德镇的历史往前推了200年。 2013年3月至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景德镇南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该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下辖的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东北,在南窑村窑山东南部全面揭露一条长达78.8米龙窑遗迹,在南窑窑山北部散布大量窑具和瓷器残片,出土的窑具和瓷片标本多达数十吨,东西最宽200米、南北最长153米,地表可见13条明显隆起的脊状堆积,勘探得知在两条隆起的脊状堆积之间的低洼处分布一龙窑遗迹,总计有12条,由中心最高点向东、北、西呈扇形分布。
-
商帮、产业分布与城市空间——17世纪以来景德镇徽州会馆之管理与运作
-
作者:
王振忠
来源:
历史地理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业分布
景德镇陶录
义渡
商帮
徽商
城市空间
乐输
徽帮
婺源
都昌
-
描述:
明代中叶以后,大批徽州人外出务工经商,徽商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民间素有“无徽不成镇”的俗谚,此一俗谚反映出徽商对于明清以来各地城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往,我们通过方志、族谱、文集、笔记等,对徽商在长江中下游各城镇的活动有着详略不等的了解。在这方面,虽然也有一些城镇(如扬州、淮安、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