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孕育发展】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景德镇民间青花渣胎碗的孕育发展
-
作者:
徐娜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渣胎碗
孕育发展
景德镇民间青花
-
描述:
渣胎碗是明清时期景德镇民窑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产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吴越文化、赣文化,特别是徽州文化等各种文化的交融作用,以及商品经济和景德镇民窑业的发展塑造出了与众不同的民间艺术品。渣胎碗的独特风格也值得重视。
-
当代景德镇釉下五彩陶瓷艺术创新研究
-
作者:
高扬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渣胎碗
孕育发展
景德镇民间青花
-
描述:
当代景德镇釉下五彩陶瓷艺术创新研究
-
“农”字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
作者:
吴宝书
鲍淼
徐巨转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倍增效应
孕育发展
刘庄村
画院院长
书画院
余人
未来发展思路
王广
胶筒
巨野
-
描述:
扛起锄头种田,拿起笔来作画;艺术对接市场,催生万名"农民画工"盛夏的巨野乡村,满眼是长势喜人的大豆玉米。一大早,家住巨野县独山镇王刘庄村的农民王广军就斜挎黑色塑胶圆筒,骑着摩托车赶往县书画院。黑色塑胶筒里装的,是他用五天时间画就的一幅八尺工笔牡丹。书画院工作人员孙凌芝鉴完画,给出了1000元的价格,并马上结账。在巨野,像王广军这样"扛起锄头种田,拿起笔来作画"、被称为"两栖农民画工"的从业者,已有一万余人。农民书画孕育发展40余年据巨野县书画院院长陈广超介绍,巨野农民搞绘画,虽有自汉代以来